吴国的这一举动让列国的人立刻变了脸色。
鼓这种玩意是能随便击打出声的吗?一般是被使用在召集将士,或是为出战将士助威上面,其余演奏上“鼓”的地位其实不高,乐器中地位最高的是编钟。
吴军擂鼓了?
大批的吴军正在有序踏出军营,他们出营之后并没有直接朝着会盟台的方向开进,停在军营之外整顿队列。
“吴人胆敢如此!?”晋君午大吼了一声。
暂时没有登台的赵鞅,他脸上的愤怒不比晋君午轻多少。
“毋恤,亲自前往问询,吴人究竟何意!”赵鞅点了赵毋恤的名。
既然被点名,赵毋恤心里有什么想法不重要,只能应“诺!”,再带人过去吴军那边。
“吴君此举何意啊?”韩庚凑到智宵边上进行提问。
智宵大概知道吴国君臣想做什么,肯定不会脑子发昏率军冲击站在会盟台边上的军阵,闹出大动静的第一步只是示威,给予众诸侯压迫感之后,再来会盟台角逐盟主之位罢了。
“且候着便是。”智宵没有将脑海中的猜测说出来。
吴军要是冲击会盟台周边的军阵,一下子就会将所有列国得罪到,稍微有理智的人绝不会那么做。
一开始众人可能会被吴军闹出来的动静惊到,只要冷静下来思索,很快就能将吴国君臣的想法猜测出来。
这不,众诸侯看到吴军整顿队列之后,没有马上开拔逼近,尽管脸色依旧不好看,惊惧却是不见了。
个别诸侯还饶有意思的观察晋君午的表情,等着吴君夫差过来跟晋君午为了盟主之位大撕特撕。
齐君杵臼一副就是想搞事的态度,很直接地问道:“登台否?”
“诸君且随寡人登台!”晋君午这个时候怎么可能会怂?
一众诸侯在晋君午的引领下继续登台。
智申挪动着来到智宵身侧,压低声音说道:“以防不测,宵且暂留台陛之下。”
知道晋国的卿大夫为什么能够位比诸侯吗?家族实力是一个方面,还因为晋国卿大夫在会盟场合也有正儿八经的座位,不是列国之臣的那种陪座,或者干脆只能站着。
赵鞅需要主持会盟,众诸侯已经登台,一定要上去主持各种事宜。
在这种场合,其余卿大夫一来是给晋君站台,再则就是力挺元戎,怎么会留在会盟台下面站岗。
“事态若是激变,下军将可付诸武力!”赵鞅路过智宵身边的时候,很大声地进行嘱咐。
列国群臣就在台阶边上,他们都听到了赵鞅讲的那句话。
群臣以赵鞅为首,一大群人踏上台阶。
齐国执政梁丘据在路过智宵身边时,低声说道:“若有所请,齐军愿与晋军并肩而战。”
目下,齐国与吴国一直在打口水仗,两国的关系陷入前所未有的交恶状态。
齐国本身就不怂吴国,要是能够与晋国一块教训吴国,对齐国来说肯定是更稳妥了。
智宵只是面无表情地注视着一脸笑眯眯的梁丘据,看的后者皱眉踏上台阶。
梁丘据一定是在想:“俺好心好意说要帮忙,竟然还用那种表情盯着俺在看,什么意思嘛!?”
在军营外列好军阵的吴军可算动了。
远远看去,能够看到赵毋恤正在跟公孙圣、伯噽争论着一些什么,看去三个人的肢体动作都很大,用成语来形容就是手舞足蹈,可见争论的激烈程度。
如果形容用词是“剑拔弩张”的话,等一下就能看到赵毋恤等赵氏的人驾车逃奔了。
周围都是吴军,冲突大到要厮杀的程度,赵毋恤等人不跑才是傻,对不对?
“子路。”智宵开始点名。
仲由立刻行礼,做出等候吩咐的姿态。
智宵说道:“你率一‘旅’之兵拦截吴军,只可使不超五百吴人越线。”
仲由没有多余的话,大声应“诺!”之后,先是迈步而走,随后小步跑动起来,去进行点兵了。
包括作为东道主的晋国在内,排除掉站在会盟台环形站台的智氏黑甲,各个诸侯国陈列在会盟台边上的部队都不超过五百人,外围的部队数量才不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