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战袍选择灰色,证明了秦国确实不富裕。
要知道当前可是春秋晚期,哪怕是到了千年之后,染色的成本依旧降不下去,越是绚丽的布料,不看其材质与质量,必然还是更为昂贵。
会盟台的外围是来自列国的部队,他们各自成为一个方阵,国家实力强一些,展示出来的士兵数量不光会多一些,还会更为靠近会盟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果是站在会盟台顶端的平台,一眼看去四周全是列阵静立的战车与士兵,到处都是旌旗飘飘。
就是吧?某个区域空出了一块,看上去显得极为碍眼。
智宵在哪?他与其余卿大夫都在晋君午的军帐之内。
“吴君不忿,遭伍员劝阻,方无闹事之举?”晋君午说的是刚刚传来的消息。
不是说了吗?哪一方离会盟台更近,代表谁的实力更强。
并且,吴国来的时候就表现出要抢夺盟主之位的架势,后来没少派人去列国走动,游说或威胁诸侯站到自己这边。
以今天的结果而论,在会盟台站岗的是晋军,会盟台四周第一层的也是晋军,显然吴国没有达成想要的目的。
晋国这边肯定会打压吴国,只是不能做得太过分,仍旧将吴军安排在除了晋军之外的第二梯队位置,与齐国、宋国属于并列。
排在第三梯队位置的诸侯国,他们是郑国、秦国、鲁国、卫国。
余下像是杞国、邾国、薛国等等的诸侯国,他们挂在了第四梯队……也就是最外围。
楚国?他们并不是正式参与会盟的一员,只算是一种派人前来观礼,不在梯次划分之列。
因为晋国将吴国划到了齐国、宋国的一档,夫差才会再一次暴怒,到现在都还没有让吴军正式入场。
吴军没有入场,便是诸侯没有前往会盟台的原因了。
晋国君臣临时开小会,为的就是解决吴国搞出来的麻烦。
其余列国,他们的君臣肯定也在谈论吴国闹出来的幺蛾子,等着看晋国君臣怎么处理,少不得私下进行议论,类如晋国到底行不行,吴国又会多么蛮横。
赵鞅不得不出声,说道:“臣已遣人催促吴君。”
晋君午问道:“催促有用?”
这事要是没有妥善解决,无疑是给会盟蒙上了一层阴影。
作为晋国元戎又是这一次会盟实际主持者的赵鞅,不止会在史书上留下黑点,于当代也会成为一个笑话,最为丢脸的则是整个晋国。
事关整个国家,智宵没有打算藏着掖着,开口说道:“吴君或将要求值岗者划分一半,吴军与我军并立。”
这一点绝对不独独智宵想到了,其余人肯定也有类似的明悟。
在会盟时期要求并立有相关的例子,晋国与楚国的“弭兵会盟”就发生过了。
鉴于第一次“会盟”期间晋国和楚国打得筋疲力尽,暂时谁都奈何不了谁的事实,首次“弭兵会盟”确实是由晋国和楚国一起充当“执牛耳者”的身份,到第二次“弭兵会盟”晋国才没有让楚国得逞,等于争霸以晋国获得胜利而告终,此后晋国与楚国再无发生规模浩大的会战。
晋君午大声喊道:“寡人绝不允许!”
晋国还没有跟吴国真正交战过,对吧?
吴国打赢楚国是一回事,晋国也不止一次打赢楚国。
哪天吴国能击败晋国,再来提出并肩而立的要求。
不止晋君午不会同意,便是普普通通的一名晋人都不会接受,要不然就是侮辱牺牲在争霸战争中的一代代人,牺牲者的鲜血就白流了。
赵鞅沉声说道:“请君上出行!”
吴国的人没有达成诉求,不愿意在正式展开会盟场合出场?那他们干脆就不用出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