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先不说西晋到底有没有走上歪路,且把这事儿放一放。
瞧瞧当时那局势,天下就剩下东吴还在那儿苟延残喘呢。这时候司马炎心里头琢磨啥呢?那肯定是要统一天下,完成大业啊。
公元268年九月,司马炎成功把镇守淮南、威名远扬的大司马石苞的兵权给撸了,然后开始谋划更长远的战略布局。为啥要动石苞呢?这里头门道可多了,咱先不细究。
当时江东的吴国,在暴君孙皓的折腾下,那真是危机四伏,就像一座摇摇欲坠的破房子,风一吹就倒。这对西晋来说,可就是个灭吴统一天下的好机会啊。
司马炎一看,这机会难得啊,立马决定加强南线的军事部署,准备大干一场,灭了吴国。
公元269年,他任命了才识出众的尚书左仆射羊祜去都督荆州诸军事,坐镇襄阳。同时呢,把镇东将军卫瓘从徐州调到青州,又派自己叔父司马伷去都督徐州诸军事,镇守下邳。
这羊祜虽然不是司马氏家族的直系宗亲,但他是司马师的内弟,算得上西晋皇室的重要外戚。晋国刚建立的时候,羊祜就和荀勖一起掌管机密大事,后来又当了中领军。司马炎称帝后,他以尚书左仆射的身份兼任卫将军,手里握着兵权,朝廷内外的事儿都有他的份儿,地位相当重要。
羊祜到了襄阳之后,就开始忙着安定民心,给老百姓减轻赋税,还想出各种办法加强军事物资储备。这么一折腾,晋吴对峙的局势就慢慢朝着对西晋有利的方向发展了。
可羊祜在南边也碰到个厉害对手,东吴西线军事主帅换成了吴国名将陆逊的儿子陆抗。陆抗一上任,就展现出他的厉害,攻破西陵,把投降西晋的步阐给杀了,还把羊祜他们的援军打得落花流水。
羊祜心里明白,灭吴可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事儿。所以他一方面继续积蓄力量,另一方面对东吴边境的军民采取怀柔政策,用信义来感化他们,就等着合适的时机再动手。
公元274年,陆抗病死了,这东吴西线的防御能力一下子就下降了。羊祜一看,机会来了,马上开始谋划南进的军事部署和作战方案。
公元276年十月,羊祜给司马炎上了个表,请求伐吴。他觉得,西晋灭吴的条件比当年灭蜀的时候成熟多了,只要司马炎下定决心,灭吴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可这事儿吧,没那么顺利。羊祜的建议,就度支尚书杜预和中书令张华支持,其他大臣大多有不同意见,特别是贾充、荀勖、冯紞,坚决反对伐吴。他们拿秦凉地区的动乱还没平定当借口,使劲儿阻拦西晋大军南下。
羊祜不甘心啊,又上了个表,详细说了为啥要早点发兵。但司马炎还是没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