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司马炎,为啥说他是个好族长呢?
您呐,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司马炎称帝之后,那心思就活络开了,琢磨着前代亡国的教训,他一拍大腿,觉得曹魏政府对宗室那是管得太死,防得太紧,结果皇帝落得个孤立无援的下场。
这可不行呐!
司马炎为了保卫自家皇室,那是雷厉风行,大力推广五等爵制,把一大帮同宗的叔侄弟兄都封为王。
刚即位的时候,一出手就封了二十七王,跟批发爵位似的,往后呢,还陆陆续续地增封,前前后后加起来多达五十七王。
不仅如此,还允许这些诸王自己挑选王国内的高级官吏,这权力给得可够大的。
司马炎还搞了个大动作,委任几位宗王统率重兵,派他们出镇许昌、邺城、长安这些战略要地,干啥呢?
就为了拱卫首都洛阳。
这宗王出镇啊,可是司马炎增强宗室权势的关键一招,对后来西晋的政局那影响大了去了。
您听着是不是觉得有点耳熟?
没错,和咱之前讲的朱元璋的塞王制度差不多。
这人呐,总是在不同的错误上吸取教训,可吸取完了,又跑去重复之前的错误,您说怪不怪?
司马炎称帝以后,不光对宗室大方,对那些支持自己的朝臣、士族也颇为照顾。
就说那八位地位尊崇的重臣吧,他效仿古代名号,再杂糅近代制度,同时设置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这些名号,号称八公。
对其他臣下呢,也是大肆分封,前前后后受封的异姓公侯多达五百余人。
按照规定,各等封爵的食邑标准是被封地区民户全部赋税的十分之一,后来觉得不过瘾,又扩充至三分之一。
这哪是什么封赏,分明是收买人心呐!
可这一收买,苦的就是老百姓了,西晋开国就陷入了一个大麻烦,啥麻烦呢?
“斗富”。
说到这 “斗富”,就不得不提一个人,石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