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赵匡胤:不要乱传花边新闻

汉高祖时空

刘邦盯着画面上赵匡胤设置的宋朝官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赵匡胤真是聪明人,这官制上不但文武制衡,而且大小相制,都是皇帝最好的保障!”

萧何在一旁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之前就听得青鸟姑娘说过,这宋朝开始,科举之道乃是国家选才之大道,今天看了这宋朝的官制,才知道宋朝如何能容纳那么多官员。”

曹参皱眉道:“赵匡胤构思的很好,可为何宋朝在后人眼中如此不屑?”

张良缓缓笑道:“青鸟姑娘已经讲了,那赵匡胤之后,宋太宗却是没有理解赵匡胤文武制衡的意思,反而重文轻武,导致文官一家独大,由此武事衰弱!”

刘邦也是疑惑道:“文臣和武将有如此大的区别?乃公看曹参打仗一流,做了齐国国相后,也是能力非凡啊!”

萧何也是不理解地猜测道:“可能后世的文人与武将,有了很大的区别,没有我大汉出将入相的传统吧。”

……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对着赵匡胤的设计不禁拍手叫好,兴奋地说道:“如此一来,国家就无需担忧藩镇之乱了!”

房玄龄则开口言道:“陛下,倘若我大唐如此施行,恐怕不出三年,国家就得破产啦!”

李世民满心疑惑道:“为何会这样?难道这赵匡胤的官制不好?”

房玄龄解释道:“这赵匡胤所设计的官制固然不错,然而所需的官员众多,官员一多,国家发放的俸禄自然就要更多。”

杜如晦也接着说道:“而且,我大唐的军队乃是府兵制,军队的士卒有授田的保障,所以才战无不胜。要是依照赵匡胤的制度来,恐怕日后军中将士会心生怨怼。”

……

宋太祖时空

赵匡胤盯着直播中的“阵图”,脸色渐渐沉了下来,生气地说道:“不知道这宋太宗是何人,居然有如此离谱的想法?行军打仗,当随机应变,怎么能用一张图概括所有!”

赵匡义似乎察觉到了机会,连忙开口附和道:“是啊,皇兄,侄儿们还是要多历练。”

赵匡胤听后,不禁叹气道:“若是子孙无能,这皇位传给他们也保不住。”

赵匡义心头一喜,但表面上却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安慰道:“皇兄春秋鼎盛,不必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