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内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新科进士的游街队伍,巳时从天安门出发,未时返回礼部。
交还马匹,跟随衙役至礼部大堂,这里早已错落有致的摆放着许多桌椅。
不独礼部官员,读卷大臣,銮仪卫使,以及监试的四位御史,悉同出席。
状元单独一桌,榜眼探花合一桌,其余进士按人数名次分配。
首辅杨松年迈不至,宴席由次辅申行远主理。
待众人都落定,申行远扫视一圈,开口笑道:
“如今正是四月,百花开得正好,探花郎今朝一日看遍京中花,若见有何处春意正盛,何不取一支来?”
林思衡也知这是老传统了,便不推辞,起身先向主桌一圈高官弯腰行礼,旋即起身出了大堂。
礼部衙门门口就有两株桃树,专是为此准备的。
毕竟正吃席呢,探花郎突然跑远了也不合适。
林思衡在树下随意折了一支开的好的,将桃花举过头顶,一边朗声喊道:
“探花郎林思衡,今折桃花一支,敬献诸位尊长,同仁。愿国家安定,百姓丰饶。”
众高官及进士皆起身,躬身道:
“多谢。”
申行远又开口道:
“既有桃花做伴,请探花郎赋诗一首。”
这就叫应场诗了,对文采没有什么要求,能通顺即可。
林思衡将桃花插在一旁早就备好的空瓶子里,略一思索,便开口道:
“桃林深处蕴奇葩,芳菲绽放映朝霞。
皇恩浩荡泽万物,盛世繁华映桃花。”
一首马屁诗写完,也没有什么人说他写的不好。
申行远请他归坐,倒得此时,才算完走完了礼节,接下来就可以觥筹交错,吃吃喝喝了。
话是如此,真敢放开吃的一个也无,大抵是举箸夹个两三次,已示自己参与其中,表达一下参与宴会的荣幸之情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