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篇 人性22

所以,各位企业管理者要牢记,在创业初期或者开拓市场的阶段,我们可以借鉴法家的逻辑来实现快速发展,但在企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后,绝不能继续单纯依靠法家的逻辑来治理企业。这就如同人们常说的,能够凭借武力夺取天下,却不能仅靠武力治理天下。

刘邦在统一天下后,深知若继续沿用秦朝的法家治国路线,必将重蹈秦国的覆辙。经过深思熟虑,他最终选择了道家思想作为治国理念。

大家或许会感到疑惑,刘邦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秦始皇统一天下时,凭借的是祖辈积累的雄厚基业,他登基之后,国内几乎无人敢与他抗衡,因此秦始皇有底气推行法家的治国策略。

再看刘邦这边,他出身平民,是在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的辅佐下才夺得天下。严格来说,刘邦与这些兄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上下级关系,更像是合伙人。在这些兄弟面前,刘邦并没有绝对的权威,所以,刘邦选择道家的无为而治,实则是一种无奈之举。

不仅如此,刘邦称帝后,将国家三分之二的领土分封给了这些合伙人。看到这里,想必大家会心生疑问:为何项羽分封诸侯导致失败,而刘邦同样分封诸侯,却没有遭到诸侯的反叛呢?

首先要明确的是,刘邦的分封只是权宜之计。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资源的开发,刘邦有能力在制度层面继承秦朝的一些做法。

举例来说,商鞅曾颁布法令,若一家中有两个成年男子却未分家,那么该家庭的赋税将加倍。同时,还规定农村必须是杂姓聚居,同姓之人不得同住一处。这些措施的目的在于将社会结构打散,把大家族拆解为小家庭。

如此一来,诸侯想要动员民间力量进行反抗,成本大幅增加,这无疑有利于皇帝的统治。这也是汉朝能够延续数百年的根本原因,即所谓的“汉承秦制”。

所以,各位企业管理者,如果企业中某个区域经理的权力逐渐膨胀,你应当采取措施分散其下属的权力,以此分化他的势力,从而更有效地进行管理。由此可见,刘邦选择无为而治,是在面对强大合伙人时的无奈之选。

事实也正如所料,刘邦在登基后的八年时间里,逐步铲除了那些对他的统治构成威胁的异姓诸侯王。在帝国刚刚经历战争,百姓疲惫不堪、百废待兴之际,刘邦选择道家的无为而治,让百姓休养生息。简单来说,就是考虑到百姓的辛劳,暂时放宽管理,鼓励大家安心发展农业生产,恢复经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几十年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文景之治应运而生。这表明,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给予百姓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反而可能是一种更为有效的管理方式。然而,汉武帝即位后,这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显然不满足于道家的无为而治。

于是,汉武帝需要在儒家和法家之间做出选择。由于法家的治国逻辑已被证明在统一后的国家治理中存在弊端,所以儒家便成为了最佳选择。就这样,汉武帝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自此,中国古代延续近两千年的帝王统治基本形态得以确立,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外儒内法”,或者称“阳儒阴法”。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皇帝在对百姓进行思想教化时,宣扬儒家的思想,诸如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等,其目的在于引导百姓遵守礼仪规范,从而便于帝国的统治。但在具体的制度设计和实际治理中,依旧遵循法家的逻辑。这样一来,对于皇帝而言,既能够借助法家的制度提高治理效率,又能利用儒家的思想安抚百姓,可谓一举两得。

听到这里,各位企业管理者想必已经有了答案:若要管理好一支团队,根本的指导思想应当是“外儒内法”,即表面上运用儒家的思想来凝聚人心、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本质上则依靠法家的机制来规范员工行为、提高管理效率。在企业创业初期,无需过多顾虑,大胆借鉴法家思想,学习秦国崛起的经验,全力以赴实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在创业阶段,只要不违背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企业就应积极追求盈利,在野蛮生长的时期减少不必要的束缚和限制,鼓励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正所谓“不管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先确保企业能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而当企业发展壮大之后,就必须将“外儒内法”的理念运用到企业管理中。

试想一下,当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员工数量达到数百甚至上千人时,如果员工们各有心思,缺乏凝聚力和执行力,那么企业就会面临极大的风险。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我们也要思考,如果每个士兵都一心只想当将军,作为将领是否会感到担忧呢?当企业发展成熟,各项系统趋于完善时,我们最需要的是团队的执行力,而执行力的培养往往并不需要过多的创造性。

以肯德基为例,其工作流程高度标准化,薯条的炸制时间、鸡翅的炸制时长以及油温的控制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像这样的工作,就要求员工严格按照既定流程操作,不需要过多的自主思考。但如果你的员工都很聪明,都有自己的想法,那你的执行力将会大大下降,以史为镜可知兴替,我们可以总结三点来经营企业:

第一、在历史上唯一使用过道家思想的就是文景之治那段时期,所以各位老板你做企业不要想着使用道家思想。

第二、儒家思想对一个企业凝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让员工听话,便于管理,我们也可以把儒家思想理解为公司的企业文化。

第三、法家思想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因为我们做企业外部永远都有竞争对手和敌人,所以必须任何时候都要使用法家思想。

最后总结,只有外儒内法才能够真正的把一家企业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