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辉听说有文官提出在交趾实行开中法,不由得赞叹:“这是哪个人才想出来的,这么一来,以后怕是用不着水师来运粮了,都交给商人就好了。”
如果交趾不需要远洋水师运送粮食与补给,那郑和的舰队就不用出海了,海商们岂不是如鱼得水?
铁阁回道:“听说是浙商找的杨稷,疏通的关系。”
“杨稷这人,一定把号票发放做成生意,价格炒得高高的。”赵辉猜测。
铁阁笑道:“公爷所料一点不错,杨稷把号票卖一千两黄金一张,等有人尝到了甜头,这个价格恐怕还要涨。”
“涨,涨才好呢。让郑公公加大力度,把人都赶去买天价的号票。只有商人们被逼得受不了,才会上下一心来推动开海。杀得越狠,号票越贵,他们才会发现,可以合法地交纳商税,也是一种幸福。”
没过几天,朱瞻基便召集内阁与赵辉讨论交趾开中法事宜。
赵辉在交趾事务上有绝对的发言权,他对开中法表示赞成,但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交趾沃土千里,我官军驻军不过五万人,竟然养不活这点人,还要内地输送粮草,实在是不堪。在行开中法的同时,应当申饬布政司,鼓励开荒耕种,早日能够自给自足,可以节省朝廷多少开支啊。”
朱瞻基点头,很是赞成赵辉的看法。
杨士奇道:“国公所言甚是,开中法可为朝廷节省开支,远洋水师便不必维持那么多船只士卒了,可以逐年裁撤调离,或迁往沿海备倭,或调去边关守城。”
赵辉心道:“这老狐狸还是念念不忘要削郑和的兵权,但郑和是负责给朱瞻基搞钱的,我不信我那侄孙能答应。”
朱瞻基思索了一会道:“南海尚未靖平,水师尚不宜裁撤。”
便把这事给糊弄过去了。
……
交趾实行开中法,一石激起千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