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装素裹,白雪皑皑。
低垂的穹顶之下,一望无际的平原上,赫然分布着延绵数里不绝的营帐,不远处则是有一道横跨两岸的壕沟,此时已被冰雪所覆盖。
此地,便是距离大明京师数千里之遥的奴儿干都司,历史上的金朝曾在此地设立会宁府,被时人称之为"上京"。
永乐年间,国力达到巅峰的大明在驱逐了盘踞于此的北元残军之后,正式设立"奴儿干都司",将其纳入大明版图,并设立流官。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朝廷对此地的掌控力与日俱减,奴儿干都司也逐渐摆脱了朝廷的控制,重新恢复了由当地游牧民族自治的局面。
相比较大明的绝大部分省份,奴儿干都司的疆域广袤了数倍不止,但人烟却是比"赤地千里"的陕西还要稀少。
除却世代居住于此的女真部落及蒙古部落之外,便只剩下了前不久才刚刚率众迁徙至此的"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
...
...
自从去年于距离野狐岭数十里之遥的塞外草原吃了败仗,并狼狈逃出归化城之后,名义上能够节制蒙古诸部的林丹巴图尔便是力排众议,领着其麾下硕果仅存的精锐们,沿着西拉木伦河一路向北,最终抵达了人迹罕至的奴儿干都司。
这一路以来,凭借着"蒙古大汗"的名头及察哈尔部精锐骑兵的战力,林丹巴图尔一路收拢残兵,并顺势收复了多个游牧于西拉木伦河畔的蒙古部落,使其饱受重创的察哈尔部竟然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重新恢复元气。
在这个过程中,林丹巴图尔也不可避免的与当下"奴儿干都司"疆域中势力最大的和托辉特部产生交集,并兵戈相见。
这和托辉特部名义上听上去虽是有些拗口,但追根溯源却是地地道道的蒙古,祖上是喀尔喀部落汗王为了控制卫拉特部而单独划分出来的部落。
经过数十年的繁衍,和托辉特部疆域扩大了数十倍不止,汗帐驻扎于唐努山南麓的乌布苏湖,并与沙俄接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