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宵还真的在运河没有修好之前就想好了怎么利用。
一开始肯定是吴国、宋国、鲁国得利,等待航线通到大河,能够享受便利的诸侯国就真的太多了。
在智宵的记忆中,吴国虽然修好了运河,但是吴国在运河修好没有几年之后也遭到覆灭。
不是吴国在修建运河耗费多少财力、物力或人心,实际上吴国投入到运河修建的人力和资源没有多少夸张,消耗的是政治方面资源。
等于说,吴国拿出一个方案,成功对宋国、鲁国进行了招商引资,资源和人力其实是宋国和鲁国出的比吴国要多得多。
在那种运作方式之下,吴国的国力并没有在运河工程上消耗多少,怎么可能因为修一条运河就让整个国家陷入哀声哉道的窘境呢。
宋国和鲁国投入到运河工程的人力物力并没有白费,他们确确实实因为运河的完工而逐渐获利,可惜的是后来一个老六打破了和谐局面。
吴国将运河修建完成之后,他们迫不及待地北上争霸,随后家就被老六偷了!
那个老六还能有谁?就是可以竞争诸夏历史第一老银币的勾践啊!
运河通过多条水系连接了大河,不要忘记智氏的势力范围在哪,某一天也可以享受到运河修成的便利。
只是有一个很现实的状况,大河的利用历来少于大江,根本原因在于两条河系的情况不同,以及统治那一片土地的政权有没有计划和实际动手改善。
大江一开始的通航环境就远远胜过大河,沿途虽然险境也不少,问题是一再经过人工改造,使得整条大江趋于可以航行的状态。
大河不一样,首先整个河段有太多的险境,再来是没有政权对其进行过有计划行得通的改造。
大江的总长度达六千三百六十三公里。
大河的总长度达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
结果就是因为天然以及人工改造的原因,总长度最长的大江能够被人极尽利用,反而长度不及大江的大河只有一些河段被利用了起来。
智氏想利用大河?讲实话在目前从河西的河段顺流直下到魏氏统治区域都办不到,沿途有着太多的暗礁,要么就是多河段存在未能让船只通行的旋涡。
倒是从魏氏势力范围往东的河段比较温和,能够直接通行到齐国境内的河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