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还有另外一个弑君的案例。
晋厉公发动诛灭郤氏的行动,以谋杀的手段杀死了郤锜、郤犨、郤至,随后遭到几位幸存卿大夫的责难。
当时担任中军将的栾书选择将晋厉公逼迫在宫城某个大殿,一关就是几个月的时间。
栾书是中军将,人也在“新田”当值,天然就有保护晋厉公的责任和义务。
然后,栾书实在受不了晋厉公这个贪婪又愚蠢的家伙,玩骚操作诱使程滑去杀死晋厉公了。
注意!
哪怕不是栾书动手,有程滑愿意背锅,问题在于栾书是中军将和人在都城,只要晋厉公遭到弑杀而死,没有任何疑问都会让栾书脱不了干系。
之所以说栾书玩的是骚操作,主要是诱使旬氏的小宗之主程滑去弑君,以为这样就能够免于担负弑君的最大责任,结果仍旧被史官记载为弑君的最大责任人。
什么原因?第三次重复,一切只因为栾书就是需要保护晋厉公啊!
因此,智宵想要晋君午死的话?正确的做法是,晋君午决不能处在智氏的保护(监视)之下,并且智氏的高层需要全部离开都城,最后一条就是不能有证据显示晋君午的被杀跟智氏有关。
智宵其实一点都不想弑君,也不会让晋君午死得不明不白。
在范氏、中行氏在晋国除名的内战之后,晋君午非但没有成功收权,相反权威已经彻底丧尽了。
一个没有实际权柄的国君或许会在某些方面给智宵造成麻烦,但也仅仅是麻烦而已,不会对大局起到颠覆效果。
曹孟德的聪明之处在哪?接受建议迎接汉献帝是其一,第二点显示在无论多么无法忍受都没有干弑君的操作。
曹子桓也是一个聪明人,接受汉献帝的禅让,随后让刘协好好活着当山阳公。
奈何就是曹丕之后的老曹家子孙不争气,给司马家做了嫁衣。
曹家父子的聪明体现在一点,本就是大局已定,没有必要染上汉室天子的血,不杀汉献帝既安抚了汉室旧臣的心,再来也能继续拿汉献帝当人质压制蜀汉集团,只要汉献帝一天还活着,昭烈帝就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之所以智宵不杀晋君午,不想担负弑君罪名只是其一,还要避免魏氏、韩氏、赵氏拿这个做文章,再不给天下人口实,方便以后与诸侯列国进行邦交。
没有穿越之前,或者说穿越之后,智宵第一世讲实话就是不明白那些,最终第一次穿越在憋屈中死得糊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