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智氏当前的人口拢共多少?
智宵其实并没有掌握精确数据,回忆了一下给出答案,说道:“连同新获之二十余万刃,总数约一百五十万人?”
智申听得整个人都愣住,良久之后欣慰地说道:“吾可面见列祖列宗矣!”
现在的智氏之主是智申,他的领导下智氏变得这么强大,哪天死了与祖宗团聚,可以尽情吹牛逼的呀!
一直以来还有从列国逃亡到智氏治下的人,只是随着各诸侯国严防堵截,迁徙到智氏治下的人口不像两年多前那么多了。
与此同时,随着智氏在秦地站稳脚跟,水利工程大肆开展,不断有秦人加入到智氏治下。
人活着就有生老病死,不断增加人口,以及每天都有人过世,增增减减之下让着实让智宵无法掌握精确数据,估测约有一百五十万总人口是比较靠谱的一个数据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百五十万人口多吗?在现代的话,一百五十万人口也就一个小城市的规模;在春秋时代,一个家族治下有一百五十万的总人口会显得相当恐怖!
这么说吧?五年前秦国的总人口也就约一百八十万,作为当世第一经济强国的齐国也就两百八十多万的人口,一些小国的人口只有可怜巴巴的两三万人口。
五年过去,秦国剩下多少人口呢?根据智宵从一系列数据去判断,认为应该下降到一百五十多万左右,反正不会超过一百五十万。
同等人口之下,尤其秦国还是一个国家,怎么面对智氏显得那么无力?
用现代的真实例子来打比方会比较通俗易懂,天朝一个强省就能跟欧罗巴除了俄、法、德、意、英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单挑。
智氏领先秦国什么?因为智氏是晋国的卿位家族,仅仅是从精神层面就远远胜过陷入衰弱状态的秦国了。
晋国是一个军果主义国家,智氏爆兵最高峰的时期能够拉出十七万经过训练的部队,秦国作为一个国家却无法集结起十七万经过训练的部队。这个就是最为明显的差距之一。
从开展农耕的面积来说,秦国不但跟晋国比较,甚至连智氏都不如。
智氏还能够从晋国内部其余家族以及外部列国购买物资。
秦国被堵在西边一隅,想对外采购物资要问晋国同不同意。
现在还不是讲科技代差的时代,哪怕智氏已经进入铁器时代,秦国却是处在青铜时代,双方的装备差距其实并没有到天差地别的程度。
可是,了解上述那些情况之后,智氏作为一个家族能够压制秦国这个国家,马上就不觉得有什么好奇怪了吧?
智氏父子要回“新田”并不是说走就走。
智宵要安排西边的一应事宜,频繁召见核心族人以及家臣,根据今年的需要做出一连串的布置。
在今年,智氏对秦国的袭扰力度会加大。
之所以加强袭扰力度,原因在于秦国已经从北部抽身,与其让秦国将战火引到泾水流域,不如智氏加大侵袭力度来掌握主动权。
只是随着智宵决定加强侵袭力度,智氏还有水利工程以及函谷关工程,不免造成粮食上的紧张,宋国以及郑国的粮食输入就变得很关键了。
三天后,智氏与韩氏的队伍一同从“智”地出发,走到“稷”地的时候,智氏分出一支队伍向南拐。
分出来的队伍首领是宰予,他将带人南下,再经由周王室的地盘进入郑国,前往“新郑”跟郑国君臣确认粮食输入。
在郑国办完事情之后,宰予等人还会前往宋国,抵达“商丘”一样是为了保证宋国按照协议交割粮食。
在粮食贸易上,主动向智氏提议交易的是宋国和郑国,两国并非是为了经济上的利益,更多的是为了讨好智氏。
如果说宋国和郑国为什么要主动卖粮食给智氏的话,隐性目的是让智氏变得更强,进而使得魏氏、韩氏、赵氏对智氏更为忌惮,大概率逼迫魏氏、韩氏、赵氏加大对抗智氏的力度。
作为当世霸主国的晋国正在展现出极强的侵略性,每一个诸侯国都害怕自己会是下一个受害者,他们无法在军事实力上与晋国抗衡,最大的奢望就是盼着晋国再次内乱了。
要是晋国能够再次爆发一场大规模内战的话,无疑对当世幸存各诸侯国……,尤其是那些不强不弱的诸侯国有着极大的好处。
即便晋国没有爆发内乱,主动讨好智氏的宋国和郑国,两国明白智氏一家独强就能够最大力度牵制魏氏、韩氏和赵氏,并且智氏的扩张方向在西边,无疑在短时间内威胁不到宋国或郑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