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宵也不是不在乎南边的楚国、吴国和越国,只是事情存在缓急轻重而已。
目前,智氏最为侧重的当然是秦国,随后便是同在晋国的魏氏、韩氏和赵氏,再来就是怎么从周天子处获得爵位了。
“为父将返回都城,宵有何去处?”
季节已经临近夏季,很快就要迎来夏收与补种。
本来智申在一个多月前就应该去“新田”了,只是“智”地这边的客人还没有全部离开,有些客人需要智申这位智氏之主亲自招待。
现下,重量级的客人已经全部离开,韩不信要返回“新田”,智申决定与韩不信结伴同行。
在这一段时间里面,韩不信一直待在“智”城,很诡异的是什么都没有做。
韩氏当前除了瓜分卫国之外,没有其余的什么大动作。
卫国已经确认只余下“濮阳(帝丘)”这么一座都城,其余城池以及下辖的村庄全部交给魏氏、韩氏和赵氏。
智申去“新田”的目的之一便是从魏氏、韩氏、赵氏接收人口,再安排获得的卫人迁徙事宜。
估计智氏会获得二十余万的卫人,只不过年龄分布以及性别构成有点不好说,看就看魏氏、韩氏或赵氏会不会搞什么猫腻。
智宵想了一下,说道:“便一同往都城,宵再南下前往卫地,亲自接收所获。”
“三家可会欺我?”智申问道。
这个问题有点不好回答。
卫国有将近六十万人口,割舍掉除了“濮阳”之外的区域,留在卫国的人口应该有个五六万?
卫国本来的人口年龄分布和性别比例到底怎么样,其实连卫国君臣自己都搞不清楚,乃至于连全国总人口拢共有多少估计都靠瞎猜。
当前所有诸侯国都是相同的情况,全国有多少人口用瞎蒙的方式去猜。
目下能够对治下有多少人口进行掌握的势力大概只有三个,便是智氏、魏氏和赵氏。
智氏和魏氏是因为不久前进行大迁徙,过程中需要支应粮食,安置的时候又能大概点算人头,因此对家族有多少人口大概有谱。
赵氏的情况跟智氏、魏氏差不多,他们比智氏和魏氏还更早进行人口迁徙,搬迁到“晋阳”地之后进行安置,一样需要家族派人全程关注。
“再获二十余万口众,我家生人多寡?”智申不是数学不好,类似的事情之前全交给了智宵去做。
春秋时代有数学知识吗?还真有。并非像有些人了解的是在汉初由张苍、耿寿昌等对它进行过增补删订出《九章算术》,诸夏才有数学。
管夷吾(管仲)的《管子》里面就有数学知识,其中那一篇《九九歌》就流传到了现代。
当然,这个“九九歌”是不是管夷吾创作不得而知,反正春秋时期《九九歌》已经流传得很广了。
什么是《九九歌》呢?春秋时期就有“九九八十一”到“一一如一”的乘法,敢信!?
那个《九九歌》里面将加、减、乘、除全列了进去,为后来墨翟(墨子)创作《墨经》奠定了基础。
《墨经》的创作约在前490到405年期间,里面包括了光学、力学、逻辑学、几何学等各方各面的知识。
墨子在《墨经》中试图把形式逻辑用于几何研究,相似的着作在西方要到约前330到275年才被着作出来,既欧儿里得的《几何原本》。
春秋到战国,得到创作出来的着作非常多,也难怪史学家认为春秋战国时代是诸夏的文明奠基时代了。
智宵为这个时代的贡献之一便是引进阿拉伯数字(其实是印度人的成果),只不过他成了该字符的创作者。
日后,那种字符流传开,并且传播到全世界,命名就该叫诸夏数字或智宵数字了。
那种字符目前只在智氏使用,能够更加便捷地进行计算和记录,想要严谨则是使用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对了,大写数字是到明朝才开始使用,智宵又一次剽窃别人的成果了。
智申为什么不是用“生民”这个称呼?因为在春秋时代“民”就是包括准贵族在内的特殊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