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智宵事先没有跟智申通气的关系,等待智宵回到“新田”之后,它处得知的智申看上去显得无比纠结。
“经略大河以西,需稳步经营,何至于斯?”智申就是认为智宵将步子迈得太大,怕扯到了蛋。
另外,智申已经听说有其他家族的黎庶偷跑前往西边,会去哪里自然不用多猜。
事实上,叔仲武到智氏其它区域宣传之前,谁去那边开垦就能获得土地的消息已经传开了。
智宵又没有限制必须是随之出征的人才能开垦,出征人员呼朋唤友摇人,其他得到消息的人先是一小批偷偷跑过去,等待叔仲武去了一地宣传,当地就是哗啦啦一大帮人光明正大拖家带口往西边跑,影响着实是极大。
到近来一段时间,不止是智氏的所属人员在往西边跑,其他家族也出现了有人偷偷往西边跑的情况。
吸引移民这种事情,秦国强盛起来就一直在干,要不然以为秦国人口增加就靠夫妻造人吗?
秦国有条件吸引外来人口是商鞅变法之后,不管谁来到秦国,他们都能得到一片土地,只是要给秦国纳税和纳赋。
这么说吧,商鞅变法之前,秦国的总人口约是两百万上下;到商鞅变法的二十年之后,秦国的总人口增加到四百万左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是二十年的时间,秦人夫妻就是玩命造人,有可能增加一倍的人口吗?有人出声就会有人死去,还要考虑每一个家庭生得起,养不养得起的实际情况。因此完全不可能是自然生养才让秦国人口翻了一倍。
所以,商鞅变法的二十年间,其实就是从他国吸引来人口,才在短时间内让秦国人口增加了一倍。
智申之所以纠结,主要是上一次实施承包制抢了魏氏一些人口,今次在新占土地弄谁开垦土地归谁,势必又要夺走其他家族的人口,不等于是将所有家族得罪了个遍了嘛。
“可有家族之长拜会父亲?”智宵问道。
智申摇头说道:“并无。”
那是几个家族的一家之主暂时不知情,还是他们知道却没有打算好好解决呢?
智宵在那么干之前就已经想好怎么应对,说道:“若有一家之主前来讨要逃人,父亲可一言应之。”
这一下,直接让智申愣住了。
上一次魏氏被诱拐了人口,魏侈没有进行讨要,原因在于魏氏也从智氏这边获得了一批原属于范氏、中行氏的人口。
这一次不一样,智氏搞了那样的举动,其他家族又没有效仿,他们只有人口流失,没有获得补充。
“既要遣返,何故如此?”智申有点迷了。
智宵知道要解释清楚,免得智申没有搞明白状况,好事变成了坏事。
这一件事情本身就不复杂,以当前晋国内部情况,有再大的矛盾也不会有家族敢开启内战,无非就是结仇而已。
魏氏效仿了智氏一次,他们从郑国那里夺取了不少城邑,超大概率会继续效仿智氏。
如果魏氏继续效仿智氏,两个家族又先后搞了相同的策略,说不上谁吃亏又是谁占便宜,搞到后面不效仿的家族才会是吃亏的那批。
智氏和魏氏保持默契,两个家族不翻脸,哪怕其他家族联合起来,他们又能拿智氏和魏氏怎么样?
智宵最为淡定的是,无论事情最后怎么发展,世人恨的绝不是智氏,相反因此获利者会感激智氏。
论长远的话,乃至后世因此获利之人都该对智宵心存感激。
这个大坑被智宵挖出来,不止当代各个家族愿不愿意都要里跳,以后每个朝代都填不上这个天坑。
最重要的是什么?比起西进的战略,智宵对于得罪一些暂时不敢翻脸的家族,一点都不放在心里。
毕竟,智宵是奔着建立自己的国家而去,早一天将河西以及更西边发展起来,才是智氏真正的核心战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