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挖了好大一个坑

得知自己将要留下的众人,他们对智宵表态,应道:“唯!”

范蠡内心里很激动!

人有没有才能,还要有愿意托付重任的上位者,要不然即便有经略天地的伟才又怎么样呢?

范蠡当然有能力,只是碍于出身很难有足够大的舞台,没有得到舞台则可能一生庸碌无为。

小主,

现在,范蠡觉得自己当初选择投效智宵没有做错,果然得到了可以施展才能的舞台。

当然了,范蠡不知道的是留在越国也能获得舞台,只是下场非常不好。

越国之君勾践用完人就丢,丢不掉就杀死,创造了“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个典故。

智宵少不得还要嘱托冉有以及叔仲武,开出明明白白的价码,事先说好办不妥要得到的惩罚。

晋国用人办事就是这么直接,事情办好了得到什么赏赐,办不好又会得到什么惩罚,委托者事先一定会讲清楚,玩的不是上位者唯心的那一套。

正是晋人的办事方式,才有了晋国作为首个约法国家的空间,只是遭到了很多人的谩骂,其中包括孔丘这个人。

孔丘大概就是钓鱼执法的先驱?提倡法律应该藏起来,不应该直接公诸于世,要等某人犯法了才去进行制裁。认为一旦将律法公示,会让世人规避限制,钻空子为非作歹。

晋国玩的却是法不明示,有人犯错不等于犯法。翻译过来就是,没有将什么事情不能做以律法公示,不管谁做了都不算犯法。

两个观点到底谁对谁错?应该说都显得太极端了。

智宵在离开前巡视了泾水东岸一趟。

关于谁开垦出农田就归于谁名下,有叔仲武带人到处宣讲,再来便是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闹得人尽皆知了。

因为谁开垦就归谁的律令,大家的开垦热情显得无比高涨,甚至从老家摇人过来干活。

从老家摇人这种方式其实就是属于钻空子的一种,原因是智宵没有事先限制,他们合情合理地选择了有便宜夺占。

这种占便宜的方式?智宵巴不得他们多占一些,最好将泾水到洛水的土地全开垦出来。

他们将农田开垦出来,不是开垦完就丢在那边,一定要安置相关的定居人手,一个又一个定居点会演变成村落,后来也会有建城的意愿。

私下建城当然是被限制的事情,届时一定是由智申拍板在哪里筑城,由于是当地人共同的意愿,筑城一定会比家族核心以行政命令下达更加效率。

智宵要的是土地占下来再进行利用,原本荒无人烟的地方出现城池与村落,要不然光是将土地占领下来有个屁用。

现如今将泾水到洛水的土地完全开发属于不可能,只是能够有一个好的开头就足够让智宵感到高兴了。

秦国迁都到“泾阳”之后,花了将近七十年也没有将泾水到洛水开发出个样子,并且还是一再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敦促,该是地广人稀也就见不到几座村庄。

直至韩国派来一个叫郑国的水利大师,本是疲秦之策的诡计,反倒促成了秦国的大开发,一下子让泾水到洛水区域变成秦国的又一个大粮仓。

难道是泾水到洛水的土地不好吗?并不是的!

泾水到洛水的土地很肥沃,用水方面其实也相对便利,简单来说就是秦人觉得东边不好混,不敢过去开发而已。

说白了,秦国并非一开始就强盛,很长一段时间里被晋国摁着揍,后来更是被魏国按在地上捶,没有足够的实力作为保障,开发出来会被战火摧毁,缺乏安全感之下,大家认为是在做无功用,谁乐意费那个劲嘛。

“子衿可往它处宣讲,任其人来开发,所垦出土地皆归其有。”智宵私下给叔仲武任务。

叔仲武不管其它,只想立下更多的功劳,得到任务立刻一脸的雀跃。

至于智氏将那一片土地开发出来,后面秦国进行反扑,智氏到底能不能守住成果,讲实话就是与叔仲武无关。

另外,政策会吸引多少人到河西以西?到底会对局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一样是智氏核心成员该考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