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耳是厉国人,他的母国早就被灭,一度成为楚人,后来去周王室治下当图书馆管理员,历经“王子朝之乱”被驱逐出“洛邑”归乡。
在家乡呆了十来年的李耳重新前往周王室治下,只是不在居住“洛邑”城内,到一名叫尹喜的周王室大夫封地里安家。
智宵也是好不容易才打探到李耳的居住地,随后没有费什么功夫就就获得了《德道经》的初稿与原稿。
为什么智宵愿意找孔丘拜访,没有特地去拜访老子呢?原因是晋国的卿位家族核心成员不好进入周天子的直辖地,太容易引发不必要的猜测。
实际上在当前时代,晋人对李耳的学说比对孔丘的学说更排斥!
李耳的学说追寻“小邦之治”这一种,也就是: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什么意思啊?用于正治主张,其实就是觉得国家小一些比较好,认为大国太爱制造纷争了。
智申不是文盲,看了李耳的一些文章,能够品味出正治主张,基于晋人对大国的追求,与其他晋人一样排斥李耳的学说。
晋国是一个什么国家?直白说就是崇尚军果主义,确确实实也是一个披着国家外衣的军团,讲究的是团队配合,要求每一个人都能遵守纪律,核心就是只要能管就什么都要管。
这样的晋国怎么允许每一个人各过各的?真要是这种情况,别说试图争霸,该是等着被人干死了。
所以仅仅是那种主张,一下子就要劝退所有诸侯,其它主张干脆就不用听,连理解什么叫“无为而治,无所不为”的念头都生不起来。
因为李耳的各种主张,知道知晓其主张,每一个人都会选择敬而远之,并且不会帮忙宣传其学说。以至于在后世鼎鼎有名的老子,他在当前时代属于一个透明人。
智宵不是地地道道的春秋人,认为李耳的一些学说很有价值,包括“无所不为”这个核心,以及一些用兵上的理念。
事实是什么?李耳跟孙武在用兵上的主张一样,他们都着重“用兵以奇”这一个观点。
“我闻你邀李耳?”智申有心奉劝智宵别跟李耳接触,考虑到看不懂智宵的很多操作,不太敢过份干涉。
智宵答道:“我闻李耳欲往秦川,愿以资助。”
厉国没有灭亡之前,李耳有传承自祖先的封地,后来楚国可没有给保留封地。
所以,李耳现在过的日子是靠人接济,搞到后面一人一牛向西给失踪了。
等李耳要出函谷关那一年,他已经是年近百岁的老人,没有护卫的情况下,别说是百岁老人,壮年孤身行走于野外,一样要给野兽加餐。
智申困惑地问道:“范蠡等人已在刺探秦国,何需安插人手在李耳身旁?”
智宵答道:“李耳乃是典藏室之史。”
有行动之后,智宵陆陆续续得到范蠡等人的回报,只能说状况百出外加意外不断了。
秦国是一个非常封闭的国家,也是一个异常排外的国家,伪装成商队前往秦国刺探军情各种不顺利。
李耳是一位学问人,重要履历就是当过典藏室的管理者。
有那一个履历,秦国君臣得知李耳进入境内,哪怕是求着默写一些典籍,想来会进行接待,也会乐意随之游逛。
智申认可了智宵的布置,只是说道:“李耳学说不可广传。”
在利用李耳打掩护刺探秦国的这件事情上,智申并未觉得有什么错,甚至认为过分礼遇李耳了。
而智宵知道李耳向西之后就此失踪,派去的人是会刺探秦国的情况,何尝不是在保护李耳呢?
因此,智宵心里也没有什么负担。
这一次征讨中山国不顺利,晋国内部会消停上几年,齐国和吴国进入到争锋时刻。
智宵知道这几年是对付秦国的最佳时机,再过上几年可能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宗子,果有一事不明。”辅果一脸纳闷地说道:“赵氏实弱,为何不使之灭亡?”
相信不少人都有这个困惑吧?
明明赵氏已经陷入虚弱状态,智宵有能力发动智氏将之消灭,为什么却放过赵氏。
辅果很快自己讲出了答案:“魏氏、韩氏不允?”
是的,魏氏虽然要跟智氏合作分裂晋国,但魏氏就是不允许智氏将赵氏灭掉。
小主,
除却魏氏,还有韩氏也不允许。
哪怕智氏愿意在灭掉赵氏之后,将赵氏的封地跟魏氏和韩氏平分,两个家族依旧不想看到赵氏灭亡。
基于那种认知,智宵不想魏氏、韩氏和赵氏联合起来对抗智氏,乃至于三家一起围攻智氏,现阶段能够选择的只有向西继续扩张了。
想要灭掉赵氏?智宵猜测最佳时机会是在分裂晋国之前。
届时极可能是,智氏打赵氏,魏氏打韩氏,类似的局面。
当然了,韩氏更可能是选择加入到分裂晋国的队伍之中,与智氏、魏氏一起将晋国瓜分掉。
如果是后者,关于怎么处理赵氏又将变成难题了。
假如赵氏的封地没有扩张,维持当前的缩减状态,他们根本不配智氏、魏氏和韩氏联合起来进行围攻,灭掉只有也无法让智氏、魏氏和韩氏分多少肉,肯定就要令人兴致缺缺了。
因此,智宵才认为各自建国之后,智氏、魏氏……或许加上 韩氏,三个家族有了自己的国家,局面的平衡被打破,才可以灭掉赵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