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难以善了

所以了,赵鞅有把握欺压智申或韩不信,有信心玩一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把戏。

奈何智氏还有一个智宵,使得赵鞅万般清楚不付出一些代价,不是很难揭过这一篇,完全是揭不过这一篇,并且付出的代价将会比想象中更大。

目前,赵鞅面临的问题是怎么减小损失,尤其是在受损之后,用何等方法来弥补损失,甚至是有没有办法将智氏或其他卿位家族拉下水。

“此事乃我之误。”赵鞅以这句话作为新的开场白。

错了,要认。

态度真的很关键。

正面的态度,不止显示出了赵鞅的担当,还可以使得第三方产生想法,例如:做错事的人已经认错,不该揪着不放。

有些人,他们真的不会去搞清楚状况,只会认为错者已经认错,占理的那一方就应该大度一些接受道歉,根本不会去考虑受害者委不委屈。他们更不会思考一旦某人得逞,受害者将承担什么样的后果。

说白了就是,受伤的又不是他们,又不懂“没有经历过我的苦就别劝我大度”这个道理。

赵鞅在观察众人的反应,着重关注智宵与魏侈。这两人将决定赵氏接下来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作为受害者的智宵没有什么表情,安静地等着赵鞅接下来要说什么。

而身为旁观者的魏侈挑了挑眉头,示意赵鞅接着往下说。

“若无范氏、中行氏阴谋,何至于此?”赵鞅必须丢锅。

这锅不丢,赵氏就要面临智氏和韩氏的怒火。

赵鞅希望能够看到有谁点头,任何人赞同那个观点都好。

“士吉射、中行寅已远逃齐国,未曾想在鲜虞仍留有旧部。既是二人不知好歹,怎可坐视在‘临淄’安享晚年?”魏侈不是表态的表态。

晋国内部的家族斗争有好几种方式,其中一种就是认输再外逃,不再搞事情可以到异国他乡好好过全新的生活。

小主,

以前在晋国斗争中失败的家族,他们一般会选择逃亡到楚国,反过来帮助楚国与晋国争霸。这种有点像是“你们不拿我当回事,我就在楚国展现价值,让你们后悔失去我”的意思。

在楚国内斗中失败的贵族,一般也会选择逃亡到晋国,再给晋国效力展现价值。

类似的情况在晋国和楚国很常见,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晋国内斗失败的一方转而逃亡齐国,楚国内斗失败的一方逃向吴国。

智宵当然知道赵鞅想丢锅,听完魏侈的话也知道了魏氏的态度。

“赵氏未曾询问我家有无派人袭击赵氏宗子,中计便做横加指责。此事既已发生,我家名声已然受损,非澄清可了。”智申其实看不懂智宵眼神想表达的意思,总该懂得事情不能就那么过去。

韩不信可算等来智申的表态,一边点头赞同,一边说道:“甚是。”

这种场合,肯定是该由一家之主来做表态,要不然会让一个家族显得不分尊卑,甚至是暴露自家的内部矛盾。

所以,只要智申有一家之主的担当,不会让智宵站出来率先冲锋陷阵。

现在,智申已经表达态度,代表智氏将意思表达得非常明显,倒是能让智宵开口讲话了。

因此,智宵也就说道:“此事极为恶劣,便是我家不做追究,赵氏以何面目示于天下人?能有今日之事,日后是否张口便可指责我家、韩氏、魏氏对赵氏做了何等恶事。一次次如此,令我家、魏氏、韩氏如何面对天下人。”

韩不信和韩庚当然认同智宵的说法,说什么也不能平白被冤枉的啊。

魏侈对智宵的说法无可反驳。

魏驹打从心里赞成智宵的说法。

如果做错事情不需要付出代价,成功地被逃了一次,一定还会有下一次。

在看戏的晋君午突然开口说道:“赵氏犯错,正卿不可再行狡辩、推脱。速速权衡,该将如何赔罪。”

赵鞅在沉默。

这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吗?或许不全然。

“我家自是愿意认错。现如今,我家仅存‘晋阳’、‘赵’两地,智氏、韩氏欲得何处?”赵鞅在说这个话的时候,眼睛看的是魏氏之主魏侈。

来吧,想怎么惩罚赵氏。

赵氏现在就这样,无法抵抗智氏与韩氏的联合。

一旦赵氏不复存在,且看看魏氏有什么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