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赵国元年开始,科举制度就一直处于一种半废除的状态。
而大秦这边,也始终没有启用科举制,反而推行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
这种新模式注重的是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的传授,这样的变化无疑推动了现代教育的蓬勃发展,为大秦未来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科举制度原本对于社会底层人士来说,是一条可以通过读书来改变自身命运的道路。
但如今被废除之后,社会阶层流动的途径变得更为错综复杂,政治、经济地位对于个人发展的影响力愈发增大。
同时也催生了一个新的社会精英阶层的崛起。
再看看原本赵国的那场内乱,除了土地兼并问题异常严重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精英人才储备过剩,无法得到充分施展。
而秦阳此次的改革,算是触碰到他们利益的核心。
不过因为他有过现代的经验,所以选择吸收科举制度下的书生,成为新时代学院的老师,用来培养一批学而无行的文人。
对,没错,就是学而无行,毕竟人才太多,在有限的资源下也不是好事,至少现在不行。
秦阳深知,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关键,但人才过剩同样会带来社会问题。
在赵国的内乱中,大量学识渊博却无处施展的书生成为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秦阳决定采取一种更为平衡的人才培养策略,以确保大秦的人才体系既能满足国家发展需求,又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在秦阳的推动下,大秦的新教育模式不再单纯以科举制度为唯一标准,而是注重科学知识与实用技能的培养,强调教育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这一变化无疑推动了现代教育的蓬勃发展,为大秦未来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体系开始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发展方向,而非仅仅追求传统的学问成就。
秦阳吸收科举制度下的书生,将其转变为新时代的教育者,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人才过剩的问题,还有效利用了这些书生的学识和经验,为大秦的教育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