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宅子,去见孙大虎的文舅舅也回来了。
见茵茵还在,他迟疑着不知道该不该说。
傅元舟忙开口:“舅舅,茵茵是我未来妻子,没有什么她不能知道的。”
文舅舅知道他的意思,也不拖延:“孙大虎之所以掉进河里,不是因为剿匪,而是他拿住了别人陷害李将军的证据,在去找李将军的路上被人害了。”
“他之前不着急是因为他把证据藏好了,坚信除了他以外没人能找得到,如今着急起来嘛……”
文舅舅不继续说,两人也懂。
李将军都被抓起来,押解进京了,孙大虎怕皇帝信了谗言,可不得赶紧把证据送到可靠的人手上,洗刷李将军的冤屈吗。
如今他自己没养好伤,没这个能耐,也只能寄希望于刚和明国成友好邦交的黎国,相信救了他的阳辽王。
文舅舅问:“咱们可要帮他这个忙?”
帮,当然是帮着孙大虎送信。不帮,也很简单。反正只有自己人知道孙大虎在这儿,就让他从哪儿来回哪儿去,直接永久性闭嘴就行了。
文舅舅的倾向,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毕竟两国建交前,李将军没少率领麾下的人和黎国大军作战,这会儿两国才建交,能看对方直接清算自家的一名大将,黎国也很乐意就是了。
傅元舟同他不一样,他认为既然建交,那这事儿还是得帮。要是孙大虎是没救过来,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也就算了,偏偏孙大虎还活着。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凡事做过一定会留有痕迹,不帮比帮的风险更大。
两人各站一方,最后一同看向茵茵。
“当然是帮,”茵茵说,“不过得讲究方法的帮。”
傅元舟问:“茵茵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帮?”
茵茵不疾不徐的开口:“如果是我们的人,就算拿着证据去找民国的官员,他们也肯定不会相信,说不定还会更坐实了李将军勾结我们黎国的事。”
“反正孙大虎这会儿,只是不能自己远行,却不代表我们不能送他去边境。”
“他浑身是伤流落到阳辽被我们所救,我们好心送他回去,将他托付到他信任的人手上。”
“那些所谓的证据就由他信任的人去取,能不能送到京城也是他们明国人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