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得知有人对自己发起弹劾时,和珅并未惊慌失措,而是迅速做出应对之举。只见他怀揣着一幅珍贵无比的秦淮八艳图,急匆匆地步入皇宫,径直前往皇太后所在之处。
宫女让和珅在外等候,过了好一会,和珅进到慈宁宫,和珅闻到一股福寿膏的味道,原来皇太后刚刚在抽福寿膏,待见到皇太后之后,和珅赶忙恭敬地将手中的秦淮八艳图递上前去,并满脸委屈地说道:“皇太后啊,请您一定要为微臣作主啊!您看看这幅画中的女子,再回想一下曾经见过我的夫人霁雯,您难道不觉得此女与霁雯长得极为相似吗?前些日子,微臣偶然在外面遇到这样一个与霁雯容貌相仿的婢女,当时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若是这个如同自己妻子般的女子落入他人之手,遭受肆意蹂躏践踏的场景,实在令我心痛不已啊!所以,微臣仅仅只是出于一片怜悯之心,将她赎身买回府中,并给她安排一份差事而已。可未曾想,如今竟遭人诬陷,说我生活作风有问题,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冤枉啊!”
皇太后慵懒地打了一个哈欠,伸出保养得宜的玉手,从侍女手中缓缓接过那幅秦淮八艳图。她轻轻展开画卷,目光在画上扫过一眼后,微微挑眉看向和珅,缓声道:“善宝啊!此女的确与霁雯颇为相像呢。这人世间啊,本就充满着各种巧合,人有相似之貌,物亦有相同之处。难不成,你打算将每一个长得像霁雯的女子皆收入府中么?”
和珅连忙躬身作揖,一脸诚恳地道:“皇太后明鉴,微臣并非此意。只是,每当看到这幅画时,心中总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您可信这世上存在轮回之说?是否也相信有前世今生呢?微臣总觉得,自己在前世似乎辜负了画中的这位女子,故而今生她才会化身为霁雯来到我的身边,欲与我再续未了的情缘呐。而且,听闻这画中与霁雯如此相像之人,据说乃是当年崇祯皇帝赐予吴三桂的妃子。自从此画落入微臣之手,每每观之,微臣的脑海之中便时常会浮现出一些奇怪的景象。那画中的女子,竟宛如微臣的干女儿一般,对微臣心怀情意。只可惜,后来她被崇祯皇帝看中,召入了宫中……”说到此处,和珅不禁轻叹了一口气,眼中流露出一丝怅惘之色。
皇太后听了之后,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她微微皱起眉头说道:“竟会如此离奇古怪?这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那么,你究竟希望本宫如何助你化解此难题呢?”
和珅连忙躬身行礼,语气诚恳地回答道:“启禀皇太后,如今微臣遭人诬陷,被指责生活作风存在严重问题。而最为棘手之事,便是向霁雯的祖父解释清楚此事。微臣曾对霁雯许下誓言,此生此世唯爱她一人,然而现今却因特殊缘由在外收留了别的女子。虽说是事出有因,但要让霁雯及其家人相信微臣的清白,实非易事啊!”
皇太后微微眯起眼睛,语气慈祥地说道:“善宝啊,或许真是因为哀家年岁渐长,近来时常会梦到你的父亲常宝呢。他还特意托梦于我,让我多多关照你。这不,你恰好就寻来了!所以呀,这世间究竟存不存在前世与轮回之说,可着实难以定论呐。至于霁雯爷爷那边嘛,哀家自会让皇儿去跟他通融通融的,这点你无需忧心。既是如此,你不妨将那位貌似霁雯的女子收作妾室,也好堵住那些个爱搬弄是非之人的嘴巴哟!”
和珅赶忙躬身施礼,感激涕零道:“多谢皇太后的厚爱与关怀,微臣实在是无以为报。说实话,对于这世间是否有前世一说,微臣也是不甚明了。近日微臣协助霁雯爷爷编纂《四库全书》时,一同共事的同僚曾拿给微臣一本名为《石头记》的残书翻阅。此书之中,似乎有着一些关于神仙以及投胎转世之类的情节描述。倘若皇太后您对此饶有兴致,微臣愿为您详细讲述其中的精彩内容。”
皇太后一听,顿时来了精神,面露喜色地催促道:“哦?竟有此等奇书?快快说来与哀家听听!”
于是乎,和珅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将《石头记》中的故事向皇太后娓娓道来……
当和珅迈着匆忙的脚步离开皇宫之后,乾隆皇帝缓缓地走向皇太后所居住的宫殿,准备向她请安问好。一进入殿内,乾隆便恭敬地行礼道:“儿臣参见母后,愿母后凤体安康、福寿绵长。”
小主,
皇太后微笑着示意乾隆起身,然后拉过他的手说道:“皇儿啊!哀家这段时间总是睡不安稳,常常会做梦。就在昨夜,哀家竟梦到了善宝的父亲常宝。他一脸恳切地请求哀家一定要照顾好他的儿子。说来也是奇怪,今日善宝就来到这宫中了,难道真有如此巧合之事吗?真是令人啧啧称奇呀!”
乾隆听闻此言,脸上露出惊愕之色,不禁感叹道:“竟然这般神奇!世间之事,有时确实难以用常理去解释。”
皇太后微微点头,紧接着又神秘兮兮地对乾隆说:“还有一件更为神奇的事情呢!善宝给哀家看那秦淮八艳图。其中有一名女子,其容貌与善宝的妻子冯霁雯极为相似。据闻,此女子名叫陈圆圆,最后还嫁给了吴三桂。一个姓陈,一个姓冯,怎会如此相像呢?莫非她们之间存在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关联?”
乾隆略作思索,而后笑着宽慰皇太后道:“额娘,您莫要为此事过于烦忧。世间之人众多,面容相似者亦不在少数。或许只是凑巧罢了。再者,儿臣倒想起一事,您可还记得儿臣与您舅舅的后人亦是颇为相像么?想来这人与人之间的相似,实难一概而论。说不定冯家与吴三桂之间果真是有着些许姻亲关系呢,但具体如何,尚需进一步查证方可得知。”
皇太后紧接着将和珅所托付之事一五一十地告知给了乾隆皇帝,乾隆听完之后,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说道:“额娘啊,您刚才所言,说那善宝的前世竟是明末的一名官员,而且陈圆圆还是他的干女儿?待到这一世竟然还能再续前缘?嗯……细细想来,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之事。想当年,钮祜禄家族曾经南下去征战,说不定就在那时恰好将那位官员的后代之女纳入了妾室之列。如此一来,那位官员转世投胎到其后人也就是和珅的身上,似乎也就说得通了。”
和珅怀着满心复杂的情绪缓缓离开了皇宫,踏上了归程。一路上,他的脑海里不断翻腾着刚刚得知的惊人消息:皇太后竟然抽上了福寿膏!回想起多年前庄有恭对乾隆所施加的那神秘的心理暗示,如今似乎终于开始显现出其影响力。
关于长期吸食福寿膏是否真能延年益寿这个问题,和珅心中暗自思忖。或许,唯有身处皇宫之中、拥有无尽财富和资源的人才有资格享用这种昂贵之物并探究其中奥秘吧。毕竟,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连温饱都成问题,又何谈尝试这样的奢侈品呢?
想到这里,和珅不禁忆起当年皇太后曾赐予邬思道毒酒一事。自那时起,便种下了因果之种。邬思道一心想要复仇,但以他的智谋自然不会选择直接与皇太后正面以身冲突。相反,他巧妙地利用了乾隆皇帝对于长生不老的渴望以及那份谨慎之心。
在庄严肃穆、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气氛异常紧张凝重。众多官员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目光纷纷投向站在殿中的和珅。原来,这些人自认为已经牢牢地抓住了和珅的把柄,于是便迫不及待地展开了对他的猛烈弹劾。
他们言辞激烈地指责和珅简直就是一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竟然只向咸安宫捐款区区 100 两银子。不仅如此,还揭露他生活作风存在严重问题,在外偷偷金屋藏娇,行为不检点。更有甚者,指控他公然接受贿赂,并利用职权为曹司员的升迁大开方便之门。
此时,在一旁站着的内务总管冯英廉听到了这些关于自己孙女婿的不堪传闻。当他得知和珅竟敢背着家人在外面养起了小妾时,心中不禁怒火中烧,看向和珅的眼神仿佛要喷出火来,充满了杀意。
然而,面对众人的围攻和指责,和珅却显得镇定自若,丝毫不见慌乱之色。只见他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开始逐一反驳那些弹劾他的官员。
首先,对于捐款数额过少这一指责,和珅有条不紊地解释道:“回皇上,诸位大人有所不知,我之所以仅向咸安宫捐献 100 两银子,并非是吝啬抠门,而是将有限的资金都用在了更为关键的地方。我用这笔钱创办了一间全新的董坊培训机构,旨在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以报效国家。如今资金已然所剩无几,但即便如此,我仍挤出 100 两捐赠给咸安宫,实在已是尽力而为。”
紧接着,面对那些关于咸安宫周年活动时间出现错误以及名不符实的言论,和珅毫不退缩地站出来,义正言辞地辩驳道:“诸位大人啊,请听我一言!咸安宫这个名字的确立,可以追溯到先帝雍正年间。然而,要说它的实际存在历史能够一直延伸到顺治年间,恐怕还缺乏确凿的证据支持。再说了,这次周年活动所定的具体日期到底准不准确,我们目前还不能轻易下结论,必须要经过深入细致的核实与查证才行。可不能仅仅凭着某些人的片面之词,就草率地认定事实就是如此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