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人家比普通的资方可懂行多了,直接说下一部可以考虑拍前传。
这是个好想法,《绣春刀》埋了不少暗线,全是人物之前的经历,完全有得搞。
路杨和郭番有点像,都是半路出家。
说起来,陈燔找来得这群导演,好像就是自己和韩言是正经科班出身,剩下得全是跨行跨界来得。有学信息的路杨,有学法律的郭番,有学计算机的田小鹏,还有学体育的吴晶,以及完全没上过大学的韩韩。
其中,路杨是最独特的一位,他是有“家学”在身的——他的父亲,是中戏的博导。人家天生就有业内关系,这事也陈燔除了资金和剧本以外,并没有参与其他拍摄的原因。
在电影商业化之后,老一代的文艺工作者捧演员容易,捧导演难度就大了不少——他们面子是值钱,但大部分都不值一部电影的投资。
爱屋及乌,虽然老路没直接教过陈燔,但人就此对这个出色的后辈上了心,开始在老朋友里不停地夸张这个年轻的导演,似乎是要为人在马上就开搞的百花奖里造势。
没鸡毛用。
百花奖的历史发展大概有几个阶段,先是80年代的草创期,这个时期的奖项设定很原始,但贵在真实,全是热心影迷用邮寄的方式一张一张选出来的。(注,其实60年代还有个远古期,总共只办了三届。)
第二个时期,是分猪肉期,你好我好大家好,凭借的是资历。资历不够,你连提名都进不去,充斥着陈腐的气息。
第三个阶段是京圈牢牢把持的阶段。资历也重要,但想拿奖,得先进入这个圈子才行。这一时期,华谊依靠财色开路,正是大小王在这个圈子里地位最高的阶段。于是坊间便有了“百花是华谊后花园”的说法。
其实不准确。
这时期百花组委会幕后的这帮人,已经和金鸡的那伙人成了一体。金鸡那边多少要讲究点吃相(,百花这边都是缩在幕后的,自然可以不用顾虑的大吃特吃。
第四个阶段,混乱期。华谊已经没落不提,而京圈的话语权也在下滑,但偶尔又会反复,突出一个变化无常。而大众对百花的认知也变得清晰,口碑自然跌到了谷底。
对应的,金鸡也不要面子了,先内部吃饱再说......
2014年,是第三个阶段的最后阶段。
但意外的是,这届的含金量居然还挺高,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回光返照......
还在呼伦贝尔的两口子已收到了风,《超时空同居》虽然拿到了五项提名,但组委会明确表示一个奖项都不会给,去不去全凭俩人的档期安排。
怎么说呢,人还怪好的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