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超出套餐数量,那短信费是一毛钱一条,看似便宜,可架不住量大啊,恋爱期间的男男女女们似乎有无穷无尽的话题可以聊,一个月很可能要消耗掉上千条的短信,而一千条短信就是一百块钱,这可不是一笔小开销。
针对这个问题,中国移动在2007年就推出了自己的飞信小程序,不仅可以在移动端还可以在移动端和PC端实现短信、语言和图片的实时通讯。
听到这个,可能很多人都会有些纳闷,这他娘的不就是微信吗?
没错,在手机移动端的实时通讯,企鹅反而是后来者。
话题再说回飞信,在这个时代,飞信对广大恋爱中的大学生们来说,可谓久旱逢甘霖,太及时了。
而且中国移动为了推广这个软件,可是下足了功夫,不少卖电话卡的同学转行推销起了飞信,只要安装拉到一个用户,就有相应的提成。
靠着这种原始且有效的推广模式,再加上飞信确实解决了一部分短信费用的问题,飞信很快就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起来,有了大学生们的推广,飞信没花多少时间就积累了庞大的客户群体,一度用户量达到了五个亿。
没错,五个亿,即便这五个亿有一些水分,可依旧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手机应用。
要知道在十年以后,智能手机都快烂大街的时候,微信的月活数才突破十个亿。
但是飞信为何会在即将到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落伍,最后消失不见,这其中的原因有非常多。
有人说是后续企鹅的微信开始冲击,又或者说是中国移动的领导不怎么重视。
可分析来分析去,就一个原因,飞信开始收费了。
没错,作为一个有五亿用户的手机应用程序,中国移动的领导们想到的获利方式竟然是对微信收取会员费。
当然费用不太多,每个月就五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