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是调动大批人力物力搞武器装备的生产,一定会影响到对农耕的进行。
当下也不是想采购粮食,其他家族就会愿意出售。
短时间内扩大产能,一批卖完之后很长时间里没有人进行采购,对于楼氏来说麻烦可就大了。
因此,楼令采取了最为谨慎的做法,并没有被短期内产生的巨大利益给迷得晕了眼。
郤锜分配好各个家族的任务,示意众人可以离开了。
出了军帐的众人,一时半会没有事的那些人,他们结伴饮酒作乐或是前往郊游;任务重的人,他们则是顾不上多寒暄,抓紧时间完成任务去了。
“上军将。”魏颗现在不像以前动辄找楼令社交,变成有事才会主动凑过去。
别奇怪。
说到底还是因为身份上出现了转变。
例如说,大家都是普通人,交上朋友基本不会有太大的负担;一旦朋友吃上了公家饭,一次两次三次就会让作为普通人发现曾经的朋友变了。什么变了?吃公家饭变得有很大的优越感,变得好像不再是同一个物种那般。
同是大夫爵的时候,魏颗面对楼令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可是魏颗仍为普通的大夫,楼令却是成了卿大夫,并且楼令还一跃成了上军将,楼氏也比魏氏强大了不少,魏氏也成了楼氏名义上的附庸。
出现那样子的变化,怎么可能让魏颗用以往的态度来面对楼令呢?肯定是有变化的。
楼令当然能够察觉到魏颗对待自己在态度上的变化。
随着地位一再提升,楼令早就习惯不同阶段各种人群的变化,要说有什么不变的话,大概就是他在对人待事上的始终如一了。
“颗大夫?”楼令略带疑惑地看着魏颗。
“吴军可能半渡而击,是否先派部队渡江呢?”魏颗这么问,肯定是想争取这个任务了。
楼令知道魏氏很缺功劳,说道:“我会向中军将争取。”
魏颗行礼没有开口道谢。
有些事情可不光是口头感谢就足够的。
魏氏只是楼氏名义上的附庸,并不是真正的附庸,意味着魏氏只是挂靠,他们想要的时候可以摘去作为附庸的标签。
而楼氏其余的附庸,他们绝大多数属于是被楼氏渗透或控制,其中包括了狐氏这个并不弱小的家族。
狐氏的情况比较复杂,他们需要全面重新诸夏化,属于是主动接受楼氏渗透和控制。
楼令目光深邃地看着魏颗远去的背影,眼眸里面所释放出来的精神领域比较特别。
要知道楼氏已经完成对秦地的大半占领与控制,未来肯定是要需要将“彭戏氏”、“伯谷”、“桑田”等地拿到手,然后再图谋河东区域,完成防御上的战略部署目标。
那样子的话,楼氏能不能和平跟魏氏、智氏以及相当数量的公族封君完成封地置换,将会显得非常关键。
“难度会很大。毕竟魏氏和智氏的‘都’绝不是轻易能挪,要他们主观性地迁徙,不能是他人提议。逼迫?那肯定是付诸武力,真的打起来可不好收手了。”楼令有这一点认知。
当然,全面控制河西与河东对于楼氏来讲还早,可能楼令这一代人都不一定能够等到合适的时机,看就看楼令有没有那个本事去创造机会了。
“父亲,出发吗?”楼小白刚做完手头的事情。
楼令将心神收回来,笑着说道:“准备就绪就出发。”
因为大江北岸的吴军撤离得很匆忙,再加上是零零散散的撤离方式,联军缴获了不少的舟船,它们可以被用来让联军展开渡江,只是联军的数量太多,还需要对舟船进行收集或是临时打造。
制作渡江筏子或是舟的任务被交给了宋军。
毕竟,晋人虽然在大河边上,境内也有汾水、浍水、少水等河系,很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晋人其实是旱鸭子。
宋国境内的水系多到了夸张的地步,不说人均会游泳,起码宋人会比多数晋人更加擅长打造渡水的工具。
至于楼氏也擅长打造舟船?知道这一点的晋国高层真不多,知情的人也不会放着宋国的劳动力不用。
楼令带着楼小白一些人,一块去了解渡江工具的打造情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长型舟啊?”楼令知道楚人或吴人将长型舟称为‘冀’。
而所谓的“冀”用大、中、小分为三款,它们是当前列国用于水战的主力载具。
不止是有舟,肯定也有船。
“这就是船吗?”楼小白看着长度约八米、宽度约三米,吃水深约是四米的船只:“看着好小。”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一点,整个春秋时代的话,有水军的国家都是注重于战舟的研究,对船只的研究力度比较低。
即便是吴国与齐国打海战,双方也是使用战舟的数量居多,真没有多少艘战船。
而历史上的春秋时代,打造最大船只的国家是晋国,发生在智瑶担任中军将时期,打造了一艘可以承载三千人的大船。
那一艘大船本来是想用来拦截北上的吴军,结果因为消息走漏并没有用上。
更后面的时代,造船是不是仿造或借鉴智瑶所打造船只的款式,没有相关的史料提供研究。
楼氏的领地已经扩张到大河西岸,尤其是统治了大河中上游西岸的林胡旧地,自然是会展开对舟船的研制。
有楼令的存在,楼氏肯定是比其他家族要少走很多弯路,在战船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所以了,楼小白看到缴获的战船竟然只有八米长,真心是有些瞧不上。
“父亲?”楼小白以前还不知道,得知南方最大的战船也就十六米长,加深了对楼令的崇拜,说道:“我们家最大的战船长度二十八米、宽七米,乃是当今天下最大的船吧?”
这个问题嘛……,楼令还真不知道答案。
曾经周宣王南下征剿淮夷已经出现过楼船,只是并未发生大规模的水战。关于楼船到底多大,也就没有留下相关的史料记载。
楼氏并没有大肆打造战船,主要是打造几大艘用来对付白翟,平时也能够方便军队渡过大河。
至于说利用大河来进行水运?很抱歉的来讲,光是一个三门峡区域就无法通过,其它无法行船的河段就更多了。
相比起大江,大河想要作为运河的难度确实是更高。
倒是在汾水之上,经过将近十二年的河段梳理,楼氏已经开始广泛在使用舟船进行水运,只不过投入使用的大型船只类型是舶船,舟的使用数量则是更多。
楼氏大量使用舟船的原因,主要是平陵的南边有一个大型湖泊,从晋厉公时期就大举进行渔业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