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四大农学家

元朝。

王祯(zhen)对袁隆平的一生经历颇有些感同身受,仿佛在袁隆平身上找到了他自己的影子。

他和袁隆平一样,考取功名之后,就被元庭安排到这种穷乡僻壤担任县官一职。

他来到旌德县任职后,看到当地的百姓生活贫穷。

为了让百姓吃饱饭,他带着百姓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凭借他对农业方面的了解,成功让百姓粮食丰收,让百姓能够吃饱饭。

他和袁隆平所不同的是,他没有研究出如此高产的杂交水稻。

那1500公斤的杂交水稻亩产量着实把他吓得不轻。

不过袁隆平研究出高产杂交水稻的办法让他看到了希望,说不定自己按照袁隆平的办法也能研究出一些成果。

他不指望能达到袁隆平那般厉害的高度,只要能让元朝的水稻亩产量提高几十斤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不过一想到前不久刚刚编纂好的《王祯农书》就有些头疼,看来要等杂交水稻研究出一些成果添加进去之后,《王祯农书》才能出版。

要不然没有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王祯农书》多少有些名不副实。

大明。

崇祯看到后世的水稻亩产量高达1500公斤,一整个大震惊的表情。

他们明朝的水稻亩产量才不过100公斤出头,后世的亩产量整整是他们大明朝的15倍。

这让他对后世的农业发展极为羡慕,明明不到400年时间,怎么粮食亩产量相差如此悬殊呢!

看到后世的粮食亩产量如此逆天,他双眼嫉妒得发红,恨不得把袁隆平弄来大明帮他也提高一下大明的粮食亩产量。

自从他登基以来,就没有过一天好日子。

不是今天这里大旱,就是明天那里大旱,天下百姓饿死的不计其数。

他每次看到这样惨绝人寰的奏章,他就狠自己没用,不能让天下百姓吃饱饭。

要是他们大明的粮食亩产量也有那么逆天,哪怕是后世的一半,他的大明也不会到如今的局面,天下百姓也就不会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