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身」
定州城西边有座倥偬山,倥偬山上有个掩月庵。
多年前的一把火将掩月庵烧了精光,战后慢慢又有尼姑来此修行,一年又一年,重建了庵堂,重塑了佛像,重新续了香火。
杨烟带着甘姐儿去庵内寻了新任师太,对她讲述了以前的事情,领她去菩提树下翻出过去潦草掩埋的尸骨,重新祝祷超度后葬入塔林。
她为月白师太她们亲手刻了碑铭,师太让小尼姑把这段故事记载下来,编入庵志传于后人。
又捐了一笔银子给庵庙,向曾救过她的弥勒佛供了香油。
一直以来未了的心愿终于了了。
在月白师太牌位前诵经时,杨烟心内默道:“师父,你说‘别回头’,我到底还是回了头。可即使回了头,还是要向前走,不会再害怕了。”
庵后不远处有一大片竹林,她把父母的墓址选在竹林里。
冷玉笙既称了咱爹娘,当真派人认认真真修筑了个小小墓园。
沿着山路铺了石阶,一路向上,拐进一座小牌坊,里头是座合葬墓,墓前种满了鲜花,旁侧还搭了座小亭子供人休息。
墓修好了,却无尸骨下葬。
杨烟先从旧府中取了些没被抢走的衣服物件,埋进去做衣冠冢。
寻找二十义士尸骨的事情同步在定州进行,不久后有了眉目。
州志中没了西辽军进城后的记录,冷玉笙遣知州寻了些曾在他们手底下做奴才谋生计的人询问。
这些人却担心是秋后算账,死活不开口。
知州想要用刑,冷玉笙却叫放了他们,只道:“这是为大祁战士正名之时,也是为你们自己正名之时。若有线索可匿名写信送到王府,人人都有苦衷,身不由己,无人会追究过去的事情。”
果不其然,隔日后有人送信,他帮着胡人火烧埋葬过那些无头尸首。
是冻硬后敲碎了再烧的,西辽首领到底怕遭报应,挫了骨,却没扬灰,叫他们在城外松林中随便挖了个坑埋掉,可具体坑挖在哪儿,就不记得了。
信内还附了一对红珊瑚耳珠中的一只。
杨烟认得是母亲的首饰。
想她离开掩月庵,躲进松林遥望城墙时,脚下或许正踏着父母的骨骸。
而松林比过去又大了一圈,冬日经了霜雪绿意不败,走进去如入布满烟瘴的迷宫。
冷玉笙叫人去翻个遍,杨烟止住他:“先翻最茂盛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