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三个小时后,他到了望江县城,望江县城和他记忆中的没有太大的偏差
这个时候人们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供销社
路边也有个别零零散散的摊点和个人开的小店,不是很多,毕竟那个时候的人们对于做生意还停留在“投机倒把”的概念上多一些
他在靠近供销社附近的空地上找了个位置把菜拿了一些出来铺在袋子上
没一会,就有一个从供销社出来的大娘走了上来,罗宏明赶紧热情招呼“大娘,买点蒜苗?”
老太太拿起一把蒜苗看看:“小伙子,我买的少,你卖吗?我就和老头子两个人在家,只要半捆?”
罗宏明想了一下“可以的”,先开了张再说,他要在下雪前存点本钱出来
老太太微微一笑,“那这半捆要多少钱啊?”,罗宏明说到半捆是半斤一毛钱,老太太看价格合适就要了半捆
有人看到老太太买了,陆续就有几个妇人上来问价格,比国营菜场里面要便宜1毛一斤了,而且这个蒜苗整理的特别干净,一捆正好一斤一顿的量,于是没人都要了一捆
生意就是这样,开张了,后面就陆陆续续有人过来买,因为准备的不多,五十捆半天功夫不到就卖完了,一张十元大团结到手了,罗宏明没怎么吆喝就卖完了
这第一天比他想的顺利很多,虽然十元钱在前世的后半辈子都不够他买杯咖啡,但是在这个时代可是很多城里工人小半个月的工资
他揣着十块钱,进了供销社,买了十斤大米,因为没有粮票,三毛一斤,花了三块钱,买了两斤猪肉,花了两块钱,买了瓶大豆油花了八毛钱,走到门口,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折了回去,给女儿宁宁买了两毛钱的糖果
那个年代好多东西都要有票,因为没有票,罗宏明买的这些东西要贵一些,今天赚了十块钱,只剩下四块钱
他把钱用手帕包好,放在口袋里放好抓紧往家里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