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洪武六年九月

【朱元璋(微微点头):“这大钟乃国之重器,声音洪亮,可传千里。保合大和,寓意着我大明江山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第六幕:文化革新,文风之变

【时间】:翰林院学士宋濂出列,奏报文化与教育方面的事务。】

【地点】:奉天殿

【宋濂(恭敬地说):“陛下,为了改变文风,臣建议诏禁四六文辞,要求告谕臣下之辞务从简古,表笺奏疏毋用四六对偶。”

【朱元璋(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如今文风浮华,空洞无物。诏禁四六文辞,就是要让官员们的奏疏、告谕等简洁明了,切中要害,便于朝廷了解民情,处理政务。”

【宋濂(点头称是):“陛下所言极是,文风关乎官场风气,简洁务实的文风,更能促进政务的高效运行。”】

第七幕:军事布局,沔阳卫立

【时间】:兵部尚书唐铎出列,奏报军事部署。】

【地点】:奉天殿

【唐铎(大声说):“陛下,为了加强军事防御,臣部建议在沔阳设置卫所。”

【朱元璋(目光坚定,说道):“沔阳地处江汉平原,是重要的军事要地。设置沔阳卫,可有效控制周边地区,防范外敌入侵,保障百姓的安全。”

【唐铎(领命道):“臣遵旨,定当挑选精锐将士,驻守沔阳卫,确保地方安宁。”】

第八幕:朝会尾声,家国展望

【时间】:朝会接近尾声,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视着群臣。】

【地点】:奉天殿

【朱元璋(语重心长地说):“今日朝堂之上,诸位爱卿各抒己见,为我大明的发展出谋划策。无论是行政区划的调整、官员的任免,还是民生的保障、礼仪制度的完善,以及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关乎国家的兴衰荣辱。众爱卿务必尽心尽力,不可有丝毫懈怠。”

【群臣纷纷跪地,齐声高呼:“臣等谨遵陛下教诲,愿为大明的繁荣昌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元璋微微点头,说道:“退朝吧。”

【群臣缓缓退出奉天殿,新的一天,大明王朝在这忙碌而又充满希望的朝会中,继续沿着洪武皇帝朱元璋规划的道路前行。而这洪武六年九月的朝堂风云,也将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段重要篇章,见证着大明王朝的成长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