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也不答,随即念了一卷《金刚经》。
癞和尚听了,只道:
“这才一卷,可能再说些?”
于是玄奘又念起了一卷《法华经》。
这边癞和尚干扰玄奘,唐王收到奏报,下令将其擒来。
许多人将二僧推拥进后法堂。
见了太宗,那僧人手也不起,拜也不拜,仰面道:
“陛下问我何事?”
唐王却认得他,道:
“你是前日送袈裟的和尚?”
又问为何扰乱经堂。
癞和尚便无言以对。
只得踏了祥云,直至九霄,现出救苦原身,托了净瓶杨柳。
左边是木叉惠岸,执着棍,抖擞精神。
原来这两癞和尚就是观音菩萨和木叉惠岸行者。
观音菩萨也没想到,为什么玄奘会大乘佛法,以至于她准备好的说辞都没了用处。
但观音菩萨可不能让西行取经出差错。
直接说道:
“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
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玄奘,你去为唐王取得大乘佛法来。”
说完便走,不给下面诸人一点反应时间。
至于唐王会不会答应?
唐王是个聪明人,去过地府,见过李翠莲还生、相良阴财众多,自然能明白她的意思。
太宗听了菩萨如此冷冰冰的命令,心中也是不快。
只能强笑着对玄奘道:
“此去程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与法师拜为兄弟。”
玄奘见观音菩萨现身离去,心中冷笑,这些菩萨、佛祖的手段他是知道的。
但是师父说了,取经一事确有功德,他也无力反抗。
正好借这西行收获提高修为。
玄奘对唐王顿首谢恩。
唐王果是十分贤德,就去那寺里佛前,与玄奘拜了四拜,口称“御弟圣僧”。
次早,太宗设朝,聚集文武,写了取经文牒,用了通行宝印,送御弟法师出行。
唐王道:
“御弟,今日是出行吉日。
这是通关文牒。朕又有一个紫金钵盂,送你途中化斋而用。
再选两个长行的从者,又银鬃的马一匹,送为远行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