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珏乃是太上先皇帝驾前之臣,先受兹州令,后升礼部侍郎。

在日与臣八拜为交,相知甚厚。

他如今已死,现在阴司做掌生死文簿的酆都判官,梦中常与臣相会。

此去若将此书付与他,他念微臣薄分,必然放陛下回来,管教魂魄还阳世,定取龙颜转帝都。”

太宗闻言,接在手中,笼入袖里,遂瞑目而亡。

那三宫六院、皇后嫔妃、侍长储君及两班文武,俱举哀戴孝,又在白虎殿上,停着梓宫不题。

太宗魂灵离体,便有崔判官跪拜路旁接驾。

唐王展了书信。

崔判官看了书,满心欢喜道:

“魏人曹前日梦斩老龙一事,臣已早知,甚是夸奖不尽。

又蒙他早晚看顾臣的子孙,今日既有书来,陛下宽心,微臣管送陛下还阳,重登玉阙。”

太宗称谢了。

二人正说间,只见那边有一对青衣童子,执幢幡宝盖,高叫道:

小主,

“阎王有请,有请。”

太宗遂与崔判官并二童子举步进了幽冥地府鬼门关,却见街旁边有先主李渊,先兄建成,故弟元吉,上前道:

“世民来了,世民来了!”

那建成、元吉就来揪打索命。

太宗躲闪不及,被他扯住。

幸有崔判官唤一青面獠牙鬼使,喝退了建成、元吉,太宗方得脱身而去。

十代阎君在殿内见了太宗。

十王出在森罗宝殿,控背躬身迎迓太宗。

太宗谦下,不敢前行。

十王道:

“陛下是阳间人王,我等是阴间鬼王,分所当然,何须过让?”

太宗道:

“朕得罪麾下,岂敢论阴阳人鬼之道?”

逊之不已。

太宗前行,径入森罗殿上,与十王礼毕,分宾主坐定。

太宗说了泾河龙王之事,十王闻言,伏礼道:

“自那龙未生之前,南斗星死簿上已注定该遭杀于人曹之手,我等早已知之。

但只是他在此折辩,定要陛下来此三曹对案,是我等将他送入轮藏,转生去了。

今又有劳陛下降临,望乞恕我催促之罪。”

言毕,命掌生死簿判官:

“急取簿子来,看陛下阳寿天禄该有几何?”

崔判官急转司房,将天下万国国王天禄总簿,先逐一检阅,只见南赡部洲大唐太宗皇帝注定贞观一十三年。

崔判官吃了一惊,急取浓墨大笔,将“一”字上添了两画,却将簿子呈上。

十王从头看时,见太宗名下注定三十三年,还有二十年阳寿,即送太宗还阳。

太宗出森罗殿,又起手问十王道:

“朕宫中老少安否如何?”

十王道:

“俱安,但恐御妹寿似不永。”

御妹寿命不长了?

太宗记下。

太宗又再拜启谢:

“朕回阳世,无物可酬谢,惟答瓜果而已。”

十王喜曰:

“我处颇有东瓜西瓜,只少南瓜。”

只少南瓜?

这南瓜并非稀罕之物,怎劳十王相讨?

太宗心中疑惑,但还是应下了。

太宗道:

“朕回去即送来,即送来。”

从此遂相揖而别。

崔判官却又多生事端,不直接送太宗还阳,反而邀请其“游观地府”、“教陛下转托超生”。

崔判官领着太宗走过十八层地狱。

太宗观之、闻之,战战兢兢,心中惊惨。

过了奈何桥、又到枉死城,只听哄哄人嚷,分明说:

“李世民来了,李世民来了!”

太宗听叫,心惊胆战。

见一伙拖腰折臂、有足无头的鬼魅,上前拦住,都叫道:

“还我命来,还我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