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为古人就不聪明,给商品搞噱头增加卖点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利。
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下肚,池七填饱了肚子终于有心思关注别的了。
这处摆在路边的小小馄饨摊,延街不过摆了八张木桌,除了他们这一伙九人,几乎座无虚席。
只是这半两银子一碗的馄饨,如此受欢迎,让池七感觉很不可思议。
毕竟大米也不过只卖三十文一斗。
池七最近才因为自家庄子上养着的楚家军伤兵,被楚石科普过粮价,认识了时下的粮斗。
池七亲自上手掂量过,量斗盛满,大概重约十二斤半。
而半两银子大概能买两百斤出头的精米。
也就是说他们一行九人,一人一碗馄饨,就相当于吃掉了一千八百多斤精米。
时下百姓能吃上精米的都是大户,能吃上糙米、碎米的人家都是极少数。
一般的百姓能日常吃饱就已经极为不易了,他们用来果腹的自然也不可能是精米白面,而是十文一斗的粗粮。
池七要不是有一空间的金银财宝做底,又“生财有道”,光想想这换算结果就能心疼死。
“刚刚那老板娘说这洛阳城的物价要比别处的贵,可这一碗馄饨就要半两银子,也贵的太多了。可我看她这摊子上的生意还挺不错的,这些人难道都不觉得半两银子一碗的馄饨贵吗?”
“洛阳城因为是皇城,物价是一区更比一区高,街街不重样的。”
楚宴耐心的小声跟池七解释:“一碗同样面皮和肉馅儿的馄饨,你去城北吃,只用三十文一碗;去到城南就得五十文一碗;城东卖一百文,可在城西,你要不卖半两银子一碗,都没客人上门。听着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
“嗯嗯嗯。”池七点头如捣蒜。
楚宴笑道,“其实原因很简单,城西这一块儿住的人非富即贵,特别是靠近皇城的这一片儿,不光物价贵,地价也贵。
拿这个馄饨摊举例,在崇义坊和长兴坊路口摆这么一个摊子,光租金每月就要二十两。摊子的租金再加上材料成本,她这一碗馄饨要不卖三百文都是亏的。
再加上能在这儿吃东西的,不是有头有脸人家的丫环、管事,就是本身略有家资。老板娘要是卖便宜了,食客坐这儿吃东西,万一遇上熟人会觉得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