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沈南朋想约王青,尸体腐烂了

超级农业巨头 银科 2413 字 4天前

随即他又摇了摇头,自己这个想法有点异想天开了。

现在不像零几年国内互联网刚刚起步的时候,到处都是好项目,只要不懒都能投资到发展前景不错的项目。

这些年红山资本在国内投资的大部分项目都是互联网和科技公司。

那时候国内没有发展起来,国内从事投资的机构并不多,红山资本的竞争对手都是来自国外同行。

红山资本同样来自国外,说句不好听的,就连国内的不少互联网项目都是米 国的山寨版本。

只是因为华 夏是一个人口大国,他们这些资本看好未来的华 国互联网,硬生生用钱开路。

只是那个时候获客成本比较低,所以没有怎么烧钱。

公司就开始实现了盈利。

但是现在的互联网项目不好做了,都是坑。

再加现在国内快速发展起来了。

投资机构来也冒出来了不少,特别是最近几年,互联网巨头阿里,还有腾讯也来凑热闹。

很多他们看好的项目,在他们这些专业机构入场时,都能看到这两家互联网巨头的影子。

就拿最近两年他们投资的互联网打车项目来说,光是前期为了推广和各种活动。

资金就烧了几百亿,项目到现在都还在亏本。

盈利更是遥遥无期,这都是资本层面的博弈,要是牵扯到地图数据等等信息的采集,国家相关部门就会介入调查。

要么整改,要么把软件给下架了,什么时候整改好,什么时候重新上架。

这几年他能拿出手的项目就那么几个,红山总部早就对他不满了。

要是他再拿不出成绩的话,别说话语权了,恐怕他现在红山全球合伙人的身份恐怕都要不保了。

当然了这只是开玩笑而已,以他取得的成绩,并不比其他合伙人差多少。

只是遇到好项目他都会忍不住出手。

这已经形成一种习惯了。

天补液这个项目,前景这么好,无论如何,红山资本一定要入局的。

红山资本除了资金,还有强大的关系。

依靠红山资本的资金和人脉,天补液可以在全球畅行无阻。

现在互联网领域除非出现颠覆性的技术,否则很难再出现巨头了。

因为可以做大的项目都有人做了。

倒是医疗健康领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健康领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出现巨头的概率很大,比如现在的天补液,说不定就是下一个健康领域的巨头。

点上一支香烟,沈总低声呢喃:

“这样坐着等可不是我的风格,该出手时就出手,宁可投错,也不能放过。

看来自己得约一下华腾王董,然后飞一趟黔省找他聊一聊。”

他觉得自己等不了这么久,红山资本做的本来就是VC,最多跟投到A轮就会退出了。

这种玩法风险虽然高,但是收益也是比较高的。

不像高平做的PE,张磊就比较稳健,一级二级市场都投资,在企业发展成长阶段的投资,收益弱一点,当是风险相对小。

张磊除了投资互联网公司以外,他还投资了很多传统制造企业,收益不怎么高,投资回收期被拉长,但是做的事却很有意义。

张磊想要通过科技赋能,让这些龙头制造业斩获新生。

所以高平什么时候入局都行。

但是红山资本不行。

必须要在种子轮就要入场,这样才能收益最大化。

当然了这只是他的想法,还不知道王青愿不愿见自己,毕竟现在的天补液并不怎么缺钱。

缺的就是人脉而已,否则他估计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他们这些资本来分蛋糕的。

不知为什么,虽然没有和王青见过面,但是沈南朋感觉王青身上有任老和曹老那种企业家的特质。

都是为了国家伟大复兴之路而努力的斗士。

和他们有区别的地方就是王青这个人善于利用一切资源,而且对资本不抗拒,这点和狗东的大刘很像。

学会利用资本给自己企业赋能,同时牢牢把公司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掐灭烟头,沈南朋对在门口地方办公的秘书吩咐:

“小李,你和华腾农业那边联系一下,然后帮我约一下他们董事长,就说我想和他见面聊一聊天补液这个项目,就说我亲自飞黔省去见他,希望王董给个面子。”

闻言,小李秘书点点头:

“好的,沈总,我这就联系华腾农业那边。”

他做了沈南朋好几年的秘书,以前的项目都是下面的人去跑,除非签约时或者资金规模比较大的项目,沈南朋这个老大才会出面,而且强势的都是红山资本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