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战事落幕,边关内外各部将士陆续进入休整状态。
为让京观与烈士陵园相呼应,陈新甲选了处风水宝地,处于牛家窑边墙外十余里。
天气太热,为避免发生瘟疫,那些战死的鞑奴身首异处,与明军儿郎分开火化。
各处战场都撒上石灰及沙土掩埋,鞑子人头也进行石灰消毒处理,并陆陆续续运至边墙外集中堆放。
明军将士更是需要一万多具棺木,一时间宣府、大同乃至京畿地区棺材铺火力全开。
对于受伤严重的鞑奴,明军也懒得去救治,等将战死鞑子人头割完,那些重伤的也差不多挂掉了,明军只得再次收割一波人头。
这个时期没啥人道主义可言,对于强盗绝不可手软,反正也没坑杀完好无损的俘虏,不存在啥祥与不祥的。
而那些受伤的明军将士,得到了大明历史上最优质的医治。
军中医务兵不少,又有科学院酿造出的第一批高度白酒,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伤患恶化。
加上吴又可发明的大蒜素加持,伤口感染致死者大幅降低,只是宣府一地的大蒜基本被采购殆尽。
这些都是好东西,尤其那高度白酒,待质量稳定后可向商业化拓展,那时皇家集团将催生出又一棵大大的摇钱树。
崇祯带着十余位主要文武视察了后方总医馆,对伤兵嘘寒问暖,鼓励他们好生修养。
天子明确告诉他们,数月前制定出的新规将严格予以执行,即使不能上战场者,往后也会安排做点后勤之类的职务。
皇家集团也可以安置不少伤兵,万一不能从事事务者,放心复员回家,朝廷会按条例供养他们到老。
伤兵们很感动,尽管有的还心有余悸,有些人甚至患上了战后创伤后遗症,不过那都是正常的,需要时间慢慢恢复。
膳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要想儿郎们前赴后继为国为民而战,就得解决他们一切后顾之忧。
回到值房,王业浩开始汇报战果汇总。
“陛下,牛家窑一战我军牺牲一万一千余人,伤一万六千余人,战马损耗近一万匹。
......
斩杀鞑奴四万七千余人,俘虏近七千,战马七万一千余匹,牛羊四千余头,金银折合白银约两百万两,其余物资若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