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敲打曹化淳

重生大明1635 蜀中侠 1168 字 8天前

今日批阅速度极快,那些弹劾奏本,崇祯最多瞄几眼便扔得远远的。

要是放在以往,非得弄到半夜方才罢休,令当中几个老秉笔大感不可思议。

事情忙完,人也齐了,如今值得倚仗的人不多,面前这些太监无疑为最佳选择,决定给他们聊聊,便开口道:

“诸位是否对朕方才之事,甚感意外?”

曹化淳几个老人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回答,方正化三个新人更不便表露。

“以往朕之旨意,常被内阁驳回重批,司礼监却好像很少驳斥票拟意见吧?”

“禀...禀皇爷,确实如此!”

曹化淳尴尬地拱手回复,他是司礼监首席秉笔,自然无比清楚。

“从明日起,凡弹劾文武之奏章,没有真凭实据捕风捉影者,不论内阁票拟意见如何,一律弃之不理!”

秉笔们很是诧异,但见皇帝似笑非笑,全都懵懵懂懂不知所以。

“尔等清楚,弹劾奏章往往比国事奏章还多,朕8年来处理无数,到头来又有何用?朕不能再当此等昏君!”

太监们惊愕,纷纷跪下,直呼有罪。

“都起来吧,昏君就是昏君,朕自己骂自己,与尔等何干!”

众人战战兢兢起身,浑身极不自在。

其实这番话很有道理,几乎说到他们心坎上,奏章都要经司礼监之手,最后圣上朱批。

有时连他们都被搞得不胜其烦,皇爷却无比热衷,自己又不敢在圣上面前表露出不满。

“下一步朕欲革新上奏制度,届时条理更为清晰,斯文败类们休想继续糊弄朕!”

大伙儿都未出声,看来皇爷在太庙悟了三日,大有革新之势。

反正他们的一切都是皇爷给的,皇爷喊咋整就咋整。

差不多了,崇祯接着道:

“曹化淳留下,王承恩方正化阁外候旨,其余人各自去忙吧。”

“奴婢遵旨!”

几人退出阁外,崇祯盯着曹化淳好一阵,让老曹心头直打鼓:

“有件事你须如实回答!”

“请皇爷训示,奴婢洗耳恭听!”

“朕问你,你提督京营数年,京营那群勋贵贪得无厌你可曾知晓?想必你收过他们不少孝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