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睿呢,心里头虽然不愿意北伐,但也不好明着反对,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
可给的支持那叫一个可怜,就拨了一千人的粮饷,三千匹布帛,然后让祖逖自己去招募战士,自己去打造兵器。
您瞧瞧这司马睿,够消极的吧?
但这可丝毫没动摇祖逖北伐的决心。
祖逖带着跟随自己南下的宗族部曲一百多家,毅然决然地从京口渡江北上。
船行至大江中间,祖逖情绪激昂,用力拍打着船楫,大声发誓,一定要扫清中原。
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击楫中流”典故的由来,这一举动,可代表了流亡到南方的老百姓,那渴望收复故土、重返家乡的强烈愿望啊。
祖逖渡江之后,暂时驻扎在淮阴,架起炉子炼铁,忙着铸造兵器,又招募到了两千多名士兵。
当时,兖豫一带有豪强张平、樊雅,他们占据着谯城,在坞堡里聚众自保,手下有几千人。
他们名义上臣服于司马睿,接受司马睿封的官职,可实际上就是自己说了算。
这张平部下还有董瞻、于武、谢浮等十多支小部队,每支都有几百人。
公元317年,祖逖进驻芦洲,派参军殷乂去联络张平、樊雅这俩人。
可这殷乂太不懂事儿,压根儿没把张平放在眼里,还大放厥词说张平脑袋都快保不住了。
张平一听,气得火冒三丈,当场就把殷乂给杀了,然后带着手下人坚守城池,跟北伐军杠上了。
祖逖攻城攻不下来,就琢磨出个离间计,去引诱张平的部将谢浮。
这谢浮还真上了钩,借着和张平商讨军情的机会,把张平给杀了,然后带着手下人归降了祖逖。
祖逖顺利进据太丘,可这时候军中粮食短缺,处境变得艰难起来。
张平死了,樊雅还占据着谯城。
这樊雅趁着夜色,带着人来偷袭,一下子就冲到祖逖的大营,北伐军顿时乱成一锅粥。
关键时刻,祖逖沉着冷静,指挥若定,督护董昭也勇猛非凡,奋勇杀敌,总算是把樊雅给击退了。
祖逖带着部队追击,却遭到张平余部的迎击,没办法,只好向蓬坞堡主陈川、南中郎将王含求援。
陈川、王含倒也够义气,分别派部将李头、桓宣率军来帮忙。
祖逖就让桓宣去劝降樊雅。桓宣单人匹马进了谯城,对樊雅说:“祖逖正打算荡平刘聪、石勒,可需要仰仗你作为后援呐。
之前是殷乂太轻薄无礼,这可不是祖逖的本意。要是现在咱们和解,既能建立功勋,又能保全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