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泰一听,鼻子里哼了一声,说:“大家都议论说我陈泰能跟您比,现在看来,您可比不上我。”
那意思,就是瞧不上这种弑君的事儿,也不屑和司马昭同流合污。
可家里的晚辈们前前后后地劝,甚至可以说是逼迫陈泰,陈泰实在拗不过,这才一脸不情愿地进了宫。
一见到司马昭,陈泰就像变了个人似的,眼泪止不住地流,悲痛得都快喘不过气来了。
司马昭呢,也假惺惺地对着他抹眼泪,还问:“玄伯,你说我这事儿该怎么收场啊?”
陈泰也不含糊,直接就说:“只有把贾充杀了,才能稍微向天下人谢罪。”
这话一出口,那可是掷地有声,把司马昭给问住了。
司马昭在那儿琢磨了好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说:“你再想想别的办法。”
陈泰把头一昂,斩钉截铁地说:“我就想到这一个办法,别的我也不知道。”
这下,司马昭彻底没话说了,只能干瞪眼。
陈泰因为这件事,心里一直憋着火,没多久就吐血而亡了。
说到这荀顗和陈泰,那可都是大有来头。
荀顗是荀彧的儿子,陈泰是陈群的儿子,这两家在当时,那可是名门望族,说是世家之首都不为过。
可就算家族名声再响亮,在弑君这种大是大非面前,也显得苍白无力。
曹髦这一死,是以身入局,把司马氏和那些士族门阀联合起来的遮羞布一下子全扯掉了。
你不是自诩忠孝传家吗?你参与弑君!
你不是号称百年清流吗?你参与弑君!
你不是德行名满天下吗?你参与弑君!
曹髦一死,司马昭这下可慌了神,那阵仗,就好比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你想啊,天子驾崩,这可是天大的事儿,更何况,曹髦还是在他眼皮子底下没的,司马昭能不着急想办法补救吗?
他脑袋一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个替罪羊。谁呢?
成济!
得嘞,就把这弑君的大帽子扣他头上,把他推出去斩了,这样就能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