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赵匡胤:我猛着呢!

虽说殿前司的地位比统辖大部分禁军的侍卫亲军司要低,可它管的禁军那是皇帝的亲卫军呐,赵匡胤也就成了柴荣的心腹将领之一。

而这次军队改革,对赵匡胤个人影响最大的就是,他在军队里有了自己的人脉关系网。

赵匡胤也趁着这次整顿禁军的机会,广泛地跟各级将领往来接触,在军中跟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等人结拜成了“义社十兄弟”。

讲到这儿,青鸟瞧瞧游戏里自己“义社第十一位兄弟”的称号,心里嘀咕着:不知道日后那杯酒有没有我的份儿?

另外,赵匡胤借着点选禁军和选募殿前军的时机,扶植了杨信、崔翰、田重进、张琼等一大帮亲信,就这么在殿前司里培植起了自己的势力。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为啥柴荣对赵匡胤这样的行为不加以阻拦呢?

首先哟,在五代十国那阵子,军中结义应该是挺平常的事儿。

柴荣自己呢,原本家道中落,或者说日子都过不下去了,这才去投靠姑父郭威,后来还成了郭威的义子,改名叫郭荣。

在那乱糟糟的乱世里,所有人都是过了今天没明天,毕竟那时候军队也没啥稳定的抚恤保障,所以结义也就成了一种保障。

所以柴荣对这种事儿,估计是司空见惯了。

其次呢,赵匡胤他们这时候有没有造反的心思,在青鸟看来是没有的。

为啥这么说?因为这个时候,柴荣正当壮年,而且英明神武得很,在军中的威望高得很呐。

赵匡胤他们现在啥身份?

在别人眼里,他们就是柴荣的心腹,是在高平之战后被柴荣提拔起来的新贵。

最后呢,就算赵匡胤他们凑一块儿,力量也是相当弱小的。

这十个人都是在高平之战后被提拔的,大部分是都校,也就是管着大概一千人的兵力,算是中级军官,还没到让柴荣警惕防备的地步。

但这乱世还没终结,赵匡胤的能耐也绝不允许他平平庸庸地过下去。

公元 956 年春,赵匡胤跟着柴荣南下,头一仗就在涡口把南唐军一万多人给打败了,还斩杀了南唐兵马都监何延锡等人。

南唐奉化军节度使皇甫晖、常州团练使姚凤领着号称十五万的大军,驻扎在清流关,结果被赵匡胤率领的军队给击败了。

赵匡胤追赶到城下,皇甫晖请求排兵布阵一决胜负,赵匡胤笑着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