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时候,朱祁钰心里犯嘀咕了,生怕自己的皇位不保,压根不想让他哥回来。
直到于谦跟他说,皇位已经定了,谁也不敢有别的心思,朱祁钰这才不情不愿地答应把朱祁镇接回来。
看到这儿,青鸟首先感叹的是朱祁钰和于谦的君臣情分。
朱祁钰这人啊,在别的事儿上那是相当靠谱,能任人唯贤。
京都保卫战打完,他发展经济,救济灾民、安抚流民,把社会搞得稳稳当当。
可以说,他是个承前启后的,对国家民生有大功劳的贤明君主。
但他碰上朱祁镇这事儿,就特别敏感。当然,大家也能理解,毕竟皇位在那儿摆着呢。
不过朱祁钰对于谦那是真听话,就算在朱祁镇这么敏感的问题上,朱祁钰也没反驳于谦。
其次,青鸟要感叹的就是于谦的 “纯”。
这 “纯” 啊,一方面是单纯,另一方面是纯粹。
单纯在哪呢?
于谦低估了朝廷里那些争权夺利的人的坏心思,高估了他们对国家百姓的爱护之心。
纯粹又在哪呢?
于谦这辈子啊,确实跟现在网上对他的评价一样,于谦这人,不是只对某个皇帝忠心,他忠心的是大明,是天下的老百姓。
这让青鸟想起一本小说,里面说过 “宋可亡,天下不可亡”!
但不管咋评价,朱祁镇到底是被接回来了。
八月十五日,朱祁镇从安定门进了京城,由百官接驾,朱祁钰则在皇城东安门迎接叩拜,朱祁镇回拜,各自说了授受皇位的意思。
随后朱祁镇被送进南宫(延安宫)崇质殿,开始了软禁的日子。
朱祁镇回来以后呢,朱祁钰对这个哥哥那是相当不放心,毕竟皇位在那儿摆着呢。
然后,公元 1452 年 5 月 20 日,朱祁钰把侄子朱见深废为沂王,改立自己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没想到第二年,只当了一年多皇太子的朱见济就夭折了。
朱祁钰也因为这事儿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打击。
朱祁钰正当壮年,子嗣的问题这时候还没显得多突出。
可到了景泰八年(公元 1457 年)正月初,他突然得了重病,皇储的问题又被摆到台面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