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大非川之战

【唐朝和吐蕃自文成公主之后,双方维持和平差不多有二十年。

可到了公元 670 年四月(唐高宗咸亨元年),吐蕃大规模入侵西域,打下了西域白州等十八个羁縻州,又和于阗联手攻陷龟兹拨换城(如今新疆阿克苏),唐朝没办法,只好撤销安西四镇。

大唐要是再不出兵,那可就不行了。

那为啥吐蕃突然打破和平的局面,朝着西域进军呢?

主要是公元 650 年,松赞干布去世,芒松芒赞继承赞普的位子。因为赞普年纪小,由禄东赞处理政务。禄东赞的儿子钦陵兄弟也从这时候开始参与吐蕃的政务。

然后在公元 663 年,吐蕃彻底把吐谷浑灭了,打那以后,噶尔?东赞一直待在吐谷浑原来的地方,招抚吐谷浑的旧部,处理后面的事儿。

噶尔?东赞死后,他的儿子赞悉若、论钦陵相继当上大相,接着掌控吐蕃的政权和兵权,威望甚至超过了赞普那一族。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禄东赞一族不再是依附赞普的臣子,而是变成占据吐谷浑之地的地方豪强,那禄东赞一族就必须在西域扩张,维持自家家族的威望,这样才有脸面向吐蕃国内要钱要粮要兵。

有点像养寇自重,不过禄东赞面对的不是贼寇,而是大唐。

唐军打着进攻逻娑的旗号出兵,可能有胜利后直捣敌人老巢的意思。战前唐方那是信心满满,大胆深入。

公元 672 年,唐朝让当时在朝鲜战场上威名赫赫,还被誉为 “三箭定天山” 的传奇人物 —— 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担任逻娑道行军大总管。

右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给他当副手,率领五万兵马去征讨吐蕃,为的是让吐蕃再次归顺,而且一旦讨伐成功,就送吐谷浑逃亡的可汗诺曷钵回吐谷浑。

薛仁贵带着军队经过鄯州到了青海湖南边的大非川。薛仁贵清楚吐蕃军人多将广,而且是以逸待劳,唐军必须速战速决,才能取胜。

而乌海又险又远,辎重车马不方便过去,还容易错过战机,所以留下郭待封带着 2 万人看守辎重、粮草,让他在大非岭上靠着险要地势设置栅栏,修建工事,把这弄成进能攻退能守的前沿阵地。

随后,薛仁贵马上带着主力部队,轻装快速奔袭。两军在河口碰上了。吐蕃军没防备,被打得大败,伤亡特别多,损失牛羊一万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