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中的大臣都认同地点了点头,似乎觉得这个解释合情合理。
一些世家大族的官员则在心中盘算,如何应对皇帝的打压。
其中一些官员心中暗自思量:“不如先回去重修族谱,以免一些泥腿子借机混入我高贵的家族血脉。”
······
【武曌除了使劲儿从民间招揽人才,用来制衡那些世家门阀。
同时,为了防止出现李敬业这类官员相互勾结,图谋造反的情况,于是她开始琢磨办法了。
公元 686 年,也就是垂拱二年正月,武曌假装要把政权还给李旦,可李旦心里清楚她不是真心的,奉上奏表坚决推辞,于是武曌接着临朝处理政事。
三月,武曌下令打造铜匦(铜做的匣子,就跟检举箱、报冤盒差不多),放在洛阳宫城前面,分成延恩(献赋颂、想谋求仕途的人往里投)、招谏(谈论朝政得失的人往里投)、伸冤(有冤屈的人往里投)、通玄(讲天象灾变以及军机秘计的人往里投)四个匦,随时接收天下的表章奏疏 。这一举措广开言路,对稳定当时的朝政发挥了重大作用。
但这铜匦制度后来慢慢就变味儿了,一些心狠手辣的地痞无赖就瞅准了武曌的多疑。
武曌为了监察宗室和大臣,规定任何人都能告密。只要是告密的人,大臣们不能私自审问,国家会给他们提供驿站的车马和饮食。哪怕是种地的农夫、砍柴的樵夫,武曌都亲自接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告发的事情,如果合了武曌的心意,就能破格升官。要是不符合事实,也不会问罪,于是四面八方告密的人蜂拥而起。
这儿就得骂骂武曌了,您想要广布眼线,监视天下,这能理解,但不分对错,对虚假消息也不惩罚,就有点过分了。这样一来,就有一些好吃懒做的地痞恶霸,或者犯了罪被惩罚的人,心怀不轨,报复那些真正清正廉洁的官员。
而且武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