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语言的艺术

贾政年轻时,本是想要从举业上发迹,无奈天赋不足,恰逢贾赦又惹出事来,引得荣国公不喜,临终一道遗折,太上皇便给贾政额外封了官。

如此便也算是断了贾政科举之路。

贾政虽无甚能耐,倒自诩有一番经世济民之心。

无奈这么多年因是恩荫入朝,官位竟没有升过。大抵皇帝也只拿他当个“以示恩宠”的牌坊了。

贾政自然不满足于此,又不敢对皇帝和先父心生怨怼。既做不得什么事,也只得养了几个清客,每日里在家过过嘴瘾罢了。

正巧如今家里有个进士,贾政岂能不与之交流言谈一番,也好展示展示自己“经世济民”的学问。

哄这么一个迂腐的中年男人开心,对林思衡而言,自然也没什么难的。

要说拍起马屁来,他比詹光和单聘仁两个要高明多了,与贾政言谈,也并不一味附和,虽在大方向上叫不免敷衍一番,偏在一些小细节上,要提出些新意来。

小主,

如此既满足了贾政的面子,又叫他觉得竟能有所进益,不免叫贾政愈发满意起这个“贤侄”来。

竟叫詹光和单聘仁一时都受了冷落,若不是知道林思衡将来是要做官,怕都要开始担心起自己的饭碗了。

今日果然仍是如此,贾政从他嘴里听了殿试的题目,当即便道:

“盐铁之策,国家之大计也。岂可胡乱擅动?”

忍不住高谈阔论一番,完全没想起来他那妹婿林如海,如今干的就是盐法改革的活计。

林思衡也配合他演戏,装作一副醍醐灌顶,继而又懊悔不及的模样,只道是:

“恨不能早听伯父教诲!”

然后又提出一两点意见,与贾政互相磋谈一番。

待贾政过足了谈兴,又老生常谈的感慨几句宝玉的不争气,然后就叫人把宝玉拎过来骂一顿,也是这些日子里常有的节目了。

每回贾政叫人喊宝玉时,他也不拦着,等贾政骂上片刻,他才稍微出口假模假样的拦一拦,面子上做个好人,只当看个乐子。

因宝玉这些日子挨他老子的骂多了不少,愈发叫王夫人厌恶起林思衡来。

好不容易走完了流程,林思衡告辞,出了梦坡斋,天都已经黑了。

摇摇头,一边往自己小院去,一边在心里暗暗觉得好笑:

隔三差五陪着贾政这么胡闹一通,若果真有一日事败,到时候带了身边人,随意跑到哪个番邦土国的,说不定也能摇鼓唇舌,做个佞臣,得个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