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司马防、诸葛玄这种的,也能勉强,但是学术上其实不如这些人。这个宋衷刘平没听说过,应该是比较年轻,还没有到名满天下的地步。
但是能被称为大儒,那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宋衷这个人,如今算是比较出名的儒家学者。其最擅长的是《易经》、《太玄经》和《法经》。
其实从学术上来说,他跟刘平应该很有共同点。毕竟一个研究《法经》的儒家读书人,跟刘平肯定是有些共同语言的。
“此人,倒是没听说过。”刘平回了一句。
刘备介绍道:“此人乃是南阳人,荆州最近比较出名的大儒,这一次来成都也是为了讲学,正好某得知了,便跟他交流了一番。此人才学出众,见解独到,属实是读书人典范。”
刘平没想到刘备对这个宋衷的评价竟然这么高。
而宋衷之所以来成都讲学,是受到了尹默的邀请。
尹默如今就在成都做官,官职是礼部员外郎。他是宋衷的学生,因此才会邀请他过来。
宋衷的学生还有很多,比方说日后魏国卫将军王肃、吴国太常潘濬等。
也就是说,原本历史轨迹上,这位的弟子遍布魏蜀吴三国,而且还都身居高位。
“所以,此人说了些什么,让大兄你会问出吾等是不是正义之师这样的问题?”刘平对宋衷没啥好感。
很明显,这是宋衷给刘备说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让刘备内心深处本就有的愧疚感,又开始作祟了。
眼下的刘备,可不是历史上那个百折不挠的坚韧之人。这条时间线上,刘备一直都是顺风顺水,没有遭遇什么挫折。
客观的来说,此时的刘备在心性上跟原本历史轨迹上的他相比,差的太多了。
会被宋衷这种大儒影响到,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倒也没什么,只是某自己觉得吧,如今吾等要做的事情.....”
“是匡扶汉室。”刘平直接打断了刘备的话:“吾等就是在匡扶汉室!如今朝廷暗弱,地方动荡,吾等就是大汉荣耀的压舱石,大兄,万万不可胡思乱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某倒是没有胡思乱想。”刘备摇摇头。
刘平知道眼下不是劝他的时候,便开口说道:“大王心里有数便行。”
“嗯。”
......
离开了汉王宫,刘平没有回班房,而是直接去找了简雍。
“怎么了?刑部那事儿还在调查中,再给某几天时间。”简雍还以为刘平是来催促他的。
刘平摆摆手,道:“不是这个事儿,问你个事儿,那个宋衷是什么情况?”
凡是跟刘备有接触的人,简雍这边肯定是要调查的,这都是为了刘备的安全考虑。
简雍听到刘平提到宋衷,有些纳闷,不过还是回道:“就是个普通读书人,跟各方都没有什么牵扯。之前倒是被刘表征辟过,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