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现如今整个荆州都已经在刘表手里了。而且他还平定了荆州的山越,就目前来说,他可以算是老刘家除了刘备之外,最能拿得出手的牌面人物了。
襄阳,刘表的议事厅内。
“主公之前所言,跟汉王做一些交易,不知道诸位有什么想法?”
开口说话的是蒯良。他跟蒯越兄弟俩,算是刘表的谋主了。个人能力也算是一流水平,在刘表稳定荆州这件事上,出了很多力。
听到蒯良的话之后,其实有些人不太理解的。
并不是不理解蒯良说的话,而是不理解刘表为什么要跟刘备做生意。他们不明白,这商贾之事,也能登上大雅之堂了?
这里面最不理解的就是刘先了。他是刘表的别驾,也就是说,名义上他是整个荆州除刘表之外的第二人了。
刘先当先口说道:“此事有什么可讨论的?这商贾贸易之事,让百姓自发即可,吾等莫非还要亲自参与其中?”
这话得了不少人的认可。
蒯良看了一眼刘先,解释道:“诸位想什么,某是清楚地。不外乎觉得兴商贸易,买卖东西,是操持贱业。但是诸位可了解过汉王的情况?”
刘先有些不理解:“吾等自然是了解的,不过说这个做什么?汉王强大,难不成吾等就要去操持贱业?”
蒯良有些无语了。
一旁的蒯越见蒯良不想说话了,开口说道:“诸位可能不知道,汉王的六部当中,有一个专门的商业司,负责整个汉王内外的经营贸易之事。”
“那又如何?吾等不也有专门负责的市令吗?”刘先觉得这没什么好说的。
只是觉得刘备把市令这种微末小官,换了一个名头,抬高了地位属实有些太看得起这些人了。
“并非市令。”蒯越摇摇头:“汝等可读过那刘安的《德安新书》?”
这本书最近很火,没有读过的人很少,所有人都点点头。
“你们觉得这书写得如何?”蒯越又问了一句。
刘先当先说道:“虽有可取之处,但也仅此而已了。”
这其实不怪刘先这样认为,这事儿主要还是怪刘表。刘表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是个文青。他看上的官员,基本上都是一些跟他一样的文青。
众所周知,文青除了不能干正事儿之外,还有嘴上不服输、看不惯一切、愤世嫉俗等毛病。
在刘先看来,这《德安新书》就是一本讲俗务的书籍罢了。
文章写的干巴就算了,关键是一些思想方面的东西,还有些离经叛道,不被刘先所喜。
蒯越脑子也疼,不理解这些人是怎么想的。明眼都看得出来,现在想要发展就必须学汉王。而且还不能盲目的学,德安新书里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实践操作。
荆州如今的情况,能够快速累积实力的最佳方法其实就是跟汉王刘备合作。益州物产和荆州物产可以互通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