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德安新书

“临邛当地有丰富的铁、盐资源 。这是蜀郡的最为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事无巨细,从人口到田亩,从百业到各地具体情况,荀彧一字一顿,清清楚楚的复述了出来,还做了一些简单的评价。

等他说完以后,刘平敲了敲桌子,道:“情况大家也都了解了,数据方面我也不多说什么了。尤其是田亩数量,既然报上来是一千六百余万亩,那我就当只有这么多。”

说完他扫视了一眼蜀郡的官员们,最后目光落在了许靖身上,道:“我只提要求,五年以后,蜀郡登记在册的田亩数量不能低于两千万亩。”

说完以后,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记下来的东西,继续说道:“第二点,临邛的盐官和铁官来了吗?”

张既和董川两人前面,两个人站了出来。

“属下临邛铁官阎佑。”

“属下临邛盐官虞正。”

这两个人都是刘备夹带里的人物,不然也不会接手这两个重要位置。

刘平也见过这两个人,便直接说道:“说一下盐铁的情况。”

两人点头,虞正开口说道:“临邛如今还在投入生产的盐井,主要集中在浦江地区,一共有二十四口。除了浦江之外,火井河一带和大同地区也有不少盐井。”

“总共在生产的盐井共有四十口。”

刘平点头,翻看了一下盐政的相关数据,道:“还不如宣帝时期呢。”

这话说出来,在场众人尤其是蜀郡官员们都有些尴尬。虽然有客观理由,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因为盐政都是中央直管的,这些地方官员们其实不是太在乎。

当然不在乎并不是不管不问,而且不懂不了解,也不愿意去了解。只要盐官还在,盐井还在运作就行。

至于产量啥的,那都是盐官的事儿。

再一个,就目前这年月,谁关心这个啊?

“但是呢,有一个更有意思的情况。虽然盐井变少了,蜀郡这些年产出的盐却没有变少,反而变多了,谁能解释一下?”

所有人寒蝉若噤。

刘平等了大概一分钟,道:“就随便问问,不要紧张嘛。阎佑,你说一下铁政的情况。”

其实此时的地方发展无外乎三个点,更多的粮食,更多的人口和更多的钱。

在所有人都弄明白蜀郡的情况以后,剩下的就是冗长的商议和争论。

除了田亩数量被刘平定死了之外,剩下的税收目标,资源产量等全部是一项一项商议出来的。

刘备集团的效率还是很快的,当天就把蜀郡的发展计划给敲定了个大概。因为成都的缘故,蜀郡的发展不能单一,牵扯到方方面面。

最终定下来的计划就是以发展成都为核心,利用好盐政和铁政两个抓手,大力提高蜀郡的整体经济,政治,军事地位。

经济方面,刘平指出,要集整个刘备势力的力量,在五年内将成都打造成整个西南的经济中心。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刘平提出了“两个全面”的战略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