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刘平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是他没能力吗?显然不是这样的,荀彧知道刘平是一等一的聪明人,这事儿又已经琢磨了有一点时间了,不可能这么草率。
但偏偏刘平就拿出来了这个方案。
仔细一思考,荀彧心里便有了一些猜测。
一是,之前的官制恐怕不会直接取消,而是有所增减,尤其是军事和行政方面的,大概率会调整、整合到改革之后的各部中去。但,有一部分是不会取消的,这部分官职的保留,其实就是留在了刘备和刘平两个人手里。
二是,这份官制改革,更像是刘平扔出来的一块骨头,让集团内部各个派系争抢一下,将这段时间的一些矛盾、积怨都发泄一下。
知道虽然是知道,但是这块骨头上肉太多了,没有一个派系能够放弃。
“刘平......”荀彧叹了一口气。
不得不说荀彧很厉害,但是他还是年轻了,若是再往后十年,刘平这些手段他肯定能一览无余,但是现在的荀彧,还是看不全。
其实刘平放出来的这个官制改革,是略过了整个司法和监察体系。这两个部分,刘平打算自己捏在手里。
整体来说,日后刘备集团的权力模式大概就是,君主和丞相有决策权。丞相有检察、司法的全部权利和行政权的领导地位,各部门负责具体的行政,军部独立,由君主直接管辖。
看着下面的人逐渐开始讨论起来,刘平的心思却不在这里了。眼下对刘备势力最重要的是,将益州给发展起来。
刘备自出道以来,这是他拿到的最好的一块地盘了。这里只要能发展起来,日后不管局是如何,都能有足够的本钱兴复汉室。
小主,
但是益州这地方的发展,不能照搬之前的模式。当然,照搬之前的模式不是不行,但对益州,刘平还是想有所调整的。
究其原因,益州的自然资源比之前的凉州、雍州、西域那些地方好太多了。
十二个郡,上百县城,数百万人口。
天府之国沃野千里,就不说了。真正打进来了,刘平发现这里最重要的资源,是盐!
刘平之前不理解,三国后期诸葛亮靠着这一点小地方是怎么拉起来几万大军北上的。现在算是明白了,是靠盐。
益州的产盐量有多夸张呢?就刘璋这个菜鸡在这里,靠着粗放的技术,益州的盐产量几乎占据了大汉四分之一的产量。
除此之外,还有大面积的平面,上好的耕地、因为地形走势的原因,水资源也是极为丰富。
怎么说呢,如果不是蜀道艰难,进出不便,关中平原真的没有这里有竞争力。
当然,这里也有自己的问题,比方说南方大面积的原始生态环境,生活在那里的南蛮等。但这跟益州的优势比起来,就微不足道了。
武都、凉州甚至是雍州的发展都是向外的,说白了就是靠商业繁荣撑起来的。但是益州不一样,益州可以向内发展,等发展到极限之后再向外,那时候就是压倒性的。
就像二战的时候,谁也没想到阿美这个在北美洲的国家能迸发出这么可怕的能量。
眼下刘平对益州的发展,核心思路不是商业上,而是农业和工业上。当然商业上政策不会改的,不过想要来益州做生意,没有在凉州那么简单了。
至少在审查上,会更严格一些。
“明公,我等已经看完了,也商议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