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囔着,刘平单独铺开一卷,开始写写画画,大概其整了一个框架出来。跟之前只有官名不一样的是,这一次各部尚书、左右侍郎、员外郎都填上了一些名字,供刘备参考。
弄完了之后,他吩咐下面的人,将荀彧等人都喊了过来。
此时刚刚落户成都,所有人都非常忙,但还是很快就来了刘平的班房。
刘平揣着手,眯着眼睛看着下面这些年轻人,脸上不自觉的流出一丝微笑:“诸位,某与大王商议了一下,要对官制做一些改革,这里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到这话,在场的所有人都没觉得有什么意外的。这件事还在南郑的时候刘平就一直在念叨着,按照他的性格,早晚回落到实处的。现在提出来,倒也可以理解。
“官制调整大体是这样的....”刘平拿了一卷卷宗递给了离得最近的荀彧,道:“你们都看一下。”
卷宗上是刘平一开始就做好的那一份官制改革的,并不是刚才写上名字的。
荀彧拿到手之后,直接打开,对着众人朗读起来。
......
刘备的寝宫内,此时正在举行一场小型的宴会。
没有歌舞,也无音乐,只有几个人分桌而坐,默默吃着东西。
刘备坐在上首,一口一口的吃着羊肉。下面分列左右,左边是陈留王刘辨,右边是刘璋。
此时刘辨吃的满嘴流油,刘璋则是食不下咽。
刘辨已经躺平了,都不打算去陈留就番了,甚至希望刘备能跟洛阳自己那个倒霉弟弟商量一下,干脆给他在益州选个地方吧,别陈留王了,梓潼王、建安王都行。
刘璋则是想不明白。
自己坐拥地利,带甲十万,猛将如云谋士如雨,还有张任、严颜、吴懿这种当世一流战将,怎么就这么容易就被打败了呢?
吃完了最后一丝肉,刘备将羊骨头放下,顺手拿起帕子擦了擦手,看向刘璋笑道:“季玉,怎么不吃啊?是不是味道不行?今天是太忙,等忙完这段儿,孤带你去德安那里,他是个会吃的。”
刘璋听到刘备的话,连忙大口吃了两口,咽下去之后才道:“好吃的好吃的,只是刚才有些走神了,还望大王勿怪。”
刘备摆摆手:“你我同宗兄弟,进番入蜀也是听闻季玉你受奸人蛊惑,所以不得已而为之,还望季玉莫怪。这益州还是你的,你且放心便是。”
刘璋听了,心里苦笑一声,嘴上却说道:“是璋识人不明,差一点便葬送了祖宗基业,天幸有大王在,不然璋愧对列祖列宗。益州之事休要再提,大王更适合为祖宗牧狩益州,保祖宗基业万世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