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燮并不知道,武都如今可以随时拉起来一万多人,加上陇西郡和汉阳郡的兵马,两万来人还是有的。
当然了,就算是有两万多人,对比叛军还是差了很多。叛军数万,绝大多数都是骑兵,这对比太过悬殊了。
如果不是骑兵不善攻城的话,傅燮和李参都不一定能够守住郡城。
刘备听了傅燮的话,笑着说道:“某也是知兵的,自然不会乱来。吾等可以徐徐图之,先稳定三郡,然后择机出击。”
具体的方略肯定不会在这种场合下说出来 ,大家稍微说了几句,点到即止。
用罢了饭,刘备特意召开了评定会,李参和傅燮两人也在邀请之列。
除了他二人之外,还有刘平、简雍、刘德然、阎特、糜竺、关羽、张飞、张萌、李志、刘睿等。
文武俱在,自然是要正儿八经的商量平叛的事情了。
在这件事上,众人分成了两派。激进派以关羽为代表,大多数都是武人。他们认为叛军不过是土鸡瓦狗罢了,应该主动出击,至少也要打一场试试才行。
而且关羽认为,朝廷既然将这件事交给了刘备,那就应该做出点成绩来。不然的话,不好跟朝廷交代。这仗不打还就不行了。
另外一派以刘平为代表的稳妥派。他觉得眼下冒然出击,很容易翻车,不如徐徐图之。先恢复汉阳和陇西两郡的民生经济,等明年的时候,粮草充足,兵马齐备再出兵,一战而下。
这个思路,赢得了李参和傅燮的认同。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后以刘平的胜利而告终。但是关羽仍然坚持今年就应该打一场,秋收前或者秋收后都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但要打,还要打出咱们的气势出来,打出战果出来。”关羽说话掷地有声:“吾等匡扶汉室就在今朝!何必在这里犹犹豫豫呢?!”
刘平一听这话,心道不妙。
匡扶汉室就在今朝,这一句话对刘备的杀伤力太大了。他连忙看向刘备,果然在后者脸上看到的动心的表情。
“主公!匡扶汉室并非一时一地之事,当谨而慎之!吾等不可只图一时,而不争一世啊!况叛军势大,战力卓绝。吾等就算倾巢而出,而不过两万余人,其中骑兵更是不足五千,如何跟叛军野地浪战?”
“且叛军如今内部不稳,吾等完全可以用计让他们自相残杀,到时候收拾残军即可!不需要急于一时的得失啊。”
说完之后,刘平盯着刘备。
他很清楚刘备是个什么样的人,平日里倒是个老好人,见不得一点儿人间惨事就得流眼泪。但是在大事上,他是一个很有主见也很有决断力的人。
刘备看着刘平,又看了看关羽,最后看向了李参和傅燮两个人。
“某以为德安的话有道理。”
“事缓则圆。”
两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刘备摸着下巴思考了一下,然后道:“此事也不是一下就能定下来的,这样云长、德安,你们一人准备一个计划拿过来,某看一下再做决定如何?”
刘平听了,便明白了刘备的意思。
这就是给二爷面子,拖时间罢了。如果真的要打,刘备刚才直接就同意二爷的办法,然后调兵遣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