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成王,必过5关
每个人都渴望突破自身所处的阶层,这确实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情。然而回顾历史,刘邦、朱元璋、刘备,以及当代的企业家俞敏洪、刘强东等,他们皆是从社会的最底层一路拼搏,最终成功突破到顶层的真实范例。这表明,草根实现逆袭并非是遥不可及的神话,而若真想达成草根逆袭,首先就必须完成5大突破!
1、道德突破
我们自幼接受的儒家教育中,孔融让梨的故事深入人心,它教导我们在利益面前,不争取才是好孩子。可结果是,我们最终都成了坚守道德却生活贫穷的人。实际上,贫穷绝非真正的道德。因为无法给予家人优质的生活,过度谦卑的人,往往会错失未来本应属于自己的机遇。
那些富有野性的人,总是能够抢到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机会。我劝诫年轻人,在尚未取得成就之前,最好不要去结交所谓的朋友,以免浪费时间,不如将这些时间用于拼搏事业。因为在没有成就之时,很难拥有真正的朋友。
真正取得巨大成就的人,都突破了伪道德的束缚。事实上,真正成就大事的人,一切皆以结果为导向,目标性极为明确。即便在感情方面,心中会有恻隐之心与良心不安,但为了实现更长远的安稳发展,也必须跳出小情小义的道德禁锢。电视剧《天道》中有这样一段引发广泛争议的情节:男主角丁元英的父亲病重,医生表示,即便救过来,大概率也会成为植物人。丁元英随即问道:如果会变成植物人,那我有什么办法能让他死吗?
他的大哥听闻此言,当即发火,斥责丁元英大逆不道。后来他的母亲知晓此事后,也气愤不已,责骂丁元英不孝,说道:都说养儿为防老,要是都像你这样,还谈什么防老?丁元英回应道:妈,如果您养儿只是为了防老,那就别再说母爱是伟大的。他的母亲听后,气得几乎昏厥过去。
这便是强者思想与弱者思想最为直观的体现!
那么,什么是强者思想呢?
强者思想就是遵循客观事实来做选择,而非仅仅只看重道德和道理却脱离实际,不被死板的教条所左右,因为不存在绝对的对与错,只有符合时代发展的思想。倘若父亲变成了植物人,让他安然离去胜过让他饱受折磨地活着,而不是为了一个孝顺的虚名,让老人受苦、儿女受累,这才是遵循客观事实的做法。
当然,目前安乐死尚未立法,丁元英也只是询问一下而已,可即便如此,仍遭到了他大哥的责骂。由此可见,强者的思想体系与大众的思想体系之间的对立极为严重。造成这种对立的原因,源于传统儒家思想对人的影响。对于孔孟之道,我从未予以否定,并且在我心中,孔孟之道无疑是伟大的。
问题在于,许多现代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度拘泥于孔孟之道,甚至将其奉为人生的绝对真理,这是极其可怕的。每一种知识都具有其时代局限性,马克思哲学强调实事求是,就是要依据事物的发展变化而自身做出相应改变。
孔孟儒学产生于古代,在那个年代,大多数百姓都是文盲。由于连年战乱,百姓生存艰难,根本无力聘请老师教导知识,而且古代阶级分化严重,只有富家子弟才有学习知识的条件。
所以,孔孟儒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为穷人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让百姓了解到基础的做人规矩、道德、礼仪和仁义。而在如今这个教育普及的时代,孩子们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这些基础道德知识。我们从幼儿园起,学了十几年的品德教育,难道还不够吗?总不能一辈子仅仅学习做人的道理吧?
古代是农业社会,农民一生的命运往往就是种好地。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们能够学到道德、礼仪、仁义等做人的知识,已然属于高级学问。但如今时代不同了,现在是商业时代,人人都有逆袭的机会。如果依旧仅仅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并以此来指导自己在这个时代的行为,那是远远不够的。
一道菜想要美味可口,既需要水,也需要盐。我并非否定水的重要性,而是说当你的头脑中已经有了足够多类似“水”的知识时,接下来就需要添加“盐”。这里的“盐”是什么呢?就是强者思维,人性学、商战学、规律学等都是以客观事实为导向的学问。
举个例子:当老妈和老婆同时掉进水里,你会先救谁?
不用说,大多数人都会说先救老妈,然后搬出一堆孝道等大道理。
那么,什么是以客观事实为导向呢?
谁离得近就先救谁。可如果距离一样呢?
又会有很多人说肯定先救老妈,否则就不算是人。
你看,这全是以道德观、孝道等道理作为指导,有真正思考过客观事实吗?
假如老妈年事已高,身体状况很差,而老婆生了两个尚在幼儿期的孩子,此时该先救谁呢?
肯定还是有很多人说先救老妈,说白了,其实心里也明白救老婆更为合适。因为如果老婆离世,两个年幼的孩子就会失去母爱。母亲年事已高,即便救下来,她会开心吗?以儿子家庭破碎、两个孙子失去母爱为代价,让老人存活下来,老人每天难道不会在内心饱受煎熬和自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