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了,童贵人还是那样对人冷冷的,不说话。
锦书轩的宫人们私下里常常议论纷纷,都说童贵人在自己宫中亦是话语寥寥,难得开口。往昔还会偶尔出来前往御花园中踱步散心,可如今自养心殿归来后,便整日在屋内枯坐。
宫人们的议论声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在这宫廷的回廊与宫室间穿梭,不久便传入了妃嫔们的耳中。而那些消息灵通之人,更是听闻了一则重磅消息。
据说,皇帝近来心中谋划着出兵攻打大齐的南疆之事,然而童贵人的父亲却在朝堂之上极力劝阻,且有不少官员纷纷附和其观点。皇帝对此自是极为不悦,龙颜大怒,朝堂之上的气氛一度紧张得令人窒息。
众人皆笃定地以为,他这般郁郁寡欢,定是在养心殿为劝阻皇帝出兵大齐南疆之事为自己的父亲求情,却铩羽而归,故而才如此消沉落寞。
实则,只有童贵人自己心中清楚,他根本未曾有过那等勇气为父亲向皇帝进言求情。他自幼便听闻父亲与兄长谈论天下局势,深知大齐虽兵力渐趋衰弱,然其底蕴犹存,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其幅员辽阔,疆土广袤无垠。
即便侥幸攻下南疆,后续又该如何应对那错综复杂的局面?治理、安抚、抵御外敌反扑,无一不是棘手难题。
但他即便心中洞若观火,却也不敢吐露只言片语。
在这深不见底的后宫之中,他形单影只,孤立无援,他明白,后妃不得干政乃是宫廷铁律,一旦触犯,必将引火烧身。
况且如今皇帝正因朝堂上诸多官员反对出兵而恼羞成怒,若他在此时再为父亲发声,无疑是在熊熊烈火上猛浇燃油,其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每每当他伴于皇帝身侧,总是小心翼翼地揣摩着皇帝的心思,顺着皇帝的意愿言语。言辞间满是对皇帝决策的支持与赞赏,将皇帝哄得龙颜大悦,误以为他与自己同心同德,对其愈发宠爱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