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了近一个月,王保红带着重新修订后的方案再次找到杨经理。
她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自信,将方案递交给经理的那一刻,仿佛递交的是一份关乎未来命运的答卷。
杨经理接过方案,仔细翻阅,眼中的惊讶与赞许之色愈发明显:“保红啊,没想到你在这么短时间内拿出这么漂亮的方案,看来你是真下了苦功夫。”
“在这特殊时期,你这份为乡亲们谋福利、传承民族文化的执着,太难得了。”
王保红微微欠身,诚恳地说:“经理,这都多亏您的提醒,让我明白问题所在。”
“我知道前路依旧艰辛,但为了咱这手工艺品能传承下去,为了乡亲们能增收致富,我愿意拼一把。”
杨经理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好,既然如此,那些已经制成的产品你一样准备两套交给我,我向上级汇报的时候也好有一个暂时的样品。”
“你递交上来的报告我也看过了,下面的厂子和产出的东西我也去看过了,我准备全力支持你推动这个项目。”
“我这儿要是有什么消息了一地会第一时间告诉你,如果你后续有什么问题,随时来找我……”
从经理办公室出来,王保红脚步轻快了许多,她望着窗外洒进的阳光,心中满是希望。
她知道,接下来还有无数挑战等待着她,但只要坚定信念,一步一个脚印,织布厂项目定能在困境中破土重生,绽放出绚丽光彩,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那个动荡的“文革”年代,这份对梦想的坚守显得尤为珍贵,如同黑暗中的一丝曙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两天后,王保红被杨经理叫到了办公室。
“保红来啦!快坐,快坐,哈哈哈哈。”杨经理满脸笑容地说道,那神情仿佛藏着掖着什么令人振奋的事儿。
在办公室坐定,王保红小心翼翼地问道:“经理,是那件事有结果了吗?”
“嗯……是,也不是,这一次一共有两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