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关外的旷野上,朱瞻基与赵辉并辔而行,赵辉总是退让着一个马头的距离,让朱瞻基始终保持在前面。
朱瞻基侧着脸对赵辉道:“清河喝了你做的什么辣药汤,病已经好了许多了。”
赵辉笑道:“公主能愿意喝,臣已经很荣幸了。”
“只是清河抱怨那什么药汤,简直就是酒。”
赵辉忍俊不禁道:“忽略一些大蒜味,其实就是酒。”
两人相视哈哈大笑。
这是朱瞻基第二次巡边,当然了除了巡视边关以外,朱瞻基还进行了喜闻乐见的游猎行动。
赵辉作为大明朝勋戚武将,自然是随行的。
“可惜啊,自从登基以来,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与爱卿你在草原上驰骋,并肩杀敌了。”朱瞻基感慨道。
“陛下身系国家社稷安危,不能再以身犯险,即便边疆有一些宵小,遣臣等平之就可。”赵辉恭敬地答道。
朱瞻基戏谑道:“姑爷爷,我觉得你这两年,愈发地谨小慎微了。”
“臣身居高位,不得不尽心任事,不敢懈怠,以免辜负圣恩。”
朱瞻基没有接他的话茬,而是指着北方问道:“有给事中上奏,应当恢复开平、大宁,你以为如何?”
赵辉想了想道:“当初文皇帝内迁,可不是怕了鞑子,而是迁都后京师兵力不足,需要兵马拱卫京师。再者,确实是缺人,长城以外,不止没有蒙古人,连汉人也没有。”
永乐时,把鞑靼、瓦剌撵着打,长城附近,蒙古人根本不敢南下牧马。然后正好由于靖难造成北方人口骤减,于是永乐脑子一拍,就把口外的兵马人等都迁入了长城内。
这么做在当时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朱棣时期那自然没啥问题,可到了如今,渐渐就有乐子了。
兀良哈、瓦剌渐渐发现有机可乘,胆子越来越大,尤其是兀良哈,被朱棣暴打一顿后,已经把大明当作死仇,年年南下扰边。
可现在想要恢复长城外的诸卫所就难了。